本报讯 (报道组 吴可润) 8月9日傍晚,衢江区湖南镇社后边溪晚田后亲水节点的鱼鳞坝上,孩子们尽情撒欢踩水,不少村民也在溪流中畅游。“堰坝提升改造后,环境越来越好了。我平常会和朋友过来游泳,游完还能在岸边烧烤、露营。”湖南镇湖南村村民余明扬说。
今年初,晚田后亲水节点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改造后,该区域整体景观显著提升:老堰坝被改造成美观又实用的鱼鳞坝,同时新增了游步道、下水埠头,还设置了露营点。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夏日亲水纳凉的好去处,也为周边的农家乐、民宿带来了不少客流量。
晚田后亲水节点的“浪花飞舞”,正是衢江区打造高品质亲水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衢江区聚力美丽河湖建设,依托河道、湖泊、山塘等水利工程,建设滨水绿道、亲水堰坝等亲水便民设施,并以此为中心向两岸和四周辐射,实现了居民、游人步行15分钟内就能快速抵达1个或多个亲水节点的目标。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打造亲水节点200余个,亲水圈覆盖率达95%,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水利公共服务。与此同时,亲水节点的建设还进一步带动了河湖沿线旅游观光、休闲游憩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的双提升。
“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民生实事和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多种类型亲水节点,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衢江区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礼群表示,未来几年,衢江区将持续推进亲水节点建设,努力推动亲水圈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