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衢州日报

一位军转民警的“变”与“不变”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05版: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陈文 徐子渊

  8月4日,民警覃鹏又来到柯城区新新街道彩虹社区调解猪肉铺噪音扰民问题。经过多次上门实地走访,听取居民诉求,了解店铺难点,组织多部门协商,猪肉铺店主最终同意将剁肉区域转移,并增加隔音垫等方式,将纠纷化解。

  46岁的覃鹏是衢州市公安局智造新城分局城东派出所民警,主要负责彩虹社区和五环社区的户籍人口管理、矛盾纠纷化解、反诈宣传等工作,被街坊邻居亲切地称为“覃娘舅”。很难想象,这位如今扎根基层社区,管着家长里短的“社区娘舅”,曾跟冰冷的数字和翱翔的“战鹰”打了16年交道,曾多次立功受奖。

  十六载“空中卫士”

  时间倒回2003年,就读安徽理工大学的覃鹏毕业在即,已收到几份不错的公司录用通知,实习也干得顺风顺水。

  可一条“空军部队招人”的消息,像颗火星子“腾”地一下点燃了覃鹏心底埋藏多年的火种。初中时,目睹表哥所在野战部队演练的震撼场面,他就有了从军的梦想。没半点犹豫,简历一投,军装一穿,他选择最苦最累的一线部队。

  一线,就意味着摸爬滚打。带着一股热血劲,覃鹏这个“秀才兵”和战友们一起苦心磨炼,成功打造出单位第一个网站;在飞机维护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他精心钻研,捧起厚厚的资料,在机库钻上钻下,很快成了技术尖兵。

  2010年,覃鹏迎来军旅生涯的关键转折——调任负责部队质控工作。这活儿,听着高大上,干起来却颇“熬人”。每天装备怎么使用、啥时候检修……全在他脑子里精密排布。覃鹏说,这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偏差,可能就产生严重的后果。

  十年如一日,他成了敏锐的“探测仪”,但是家里大小事都压在妻子肩上。“家人不知道我具体干啥,但都很支持我。”说起这些,覃鹏脸上满是歉意。

  “笨办法”解“水土不服”

  2019年,覃鹏脱下空军蓝,换上警察蓝,转业到了城东派出所。身份变了,那股子认真和吃苦的劲儿一点没变。可这次转岗,却让他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什么叫“隔行如隔山”。

  第一次出警,就给覃鹏来了个下马威:一对小情侣当街吵得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覃鹏站在旁边,看着他们情绪激动地互相指责,一时竟不知如何劝解,手心都攥出了汗。而同行的老民警经验丰富,讲情、法、理“三字诀”,短短几句话,就把小情侣劝得心平气和回家了。

  看着老民警的背影,覃鹏心里翻江倒海,“这活儿,比部队质控工作难多了!”咋办?他拿出了当年在部队钻研技术的“笨功夫”和韧劲儿——“清零心态,从头学!”

  从此,覃鹏一有空就“赖”在接警前台,看老民警怎么跟形形色色的群众打交道;案头堆起了厚厚的法律书籍,“自己不懂法,怎么去劝别人依法办事”;他还成了“跟屁虫”,所里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出警,他都主动跟着去,用心看、使劲记……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覃鹏说,知行合一,自然学得快。

  “覃娘舅”的独家兵法

  很快,覃鹏在基层锻炼出了新的天地。成为民警不到一年时间,他已像干了五六年的老民警一般,独立负责彩虹社区和五环社区的户籍人口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反诈宣传等工作,以及辖区内的危化品生产企业,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社区工作法。

  覃鹏还把部队里锻炼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警营里学到的情、法、理“三字诀”融会贯通,成了调解纠纷的高手。柯城区新新街道彩虹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汪吉萍感慨,“覃警官往那儿一站,都不用说话,大伙儿心里就先信他三分!”

  不管多忙,覃鹏每天都会去社区“打卡”,用脚步丈量社区,网格图印在脑子里,犄角旮旯都门儿清。

  所里参加工作3年的青年民警童佳禄对这点佩服得不行:“鹏哥太负责了!居民丢辆自行车,他都要在现场转好几圈找线索,再看监控,笔录、证据链做得一丝不苟,跟他出警能学到很多东西。”

  用脚步丈量的“笨功夫”,关键时刻能救命。有一次,所里接到报警,称有年轻女子在辖区高楼楼顶要轻生,但传回的视频画面模糊,难以辨别具体位置。而覃鹏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脱口而出楼栋具体位置。赶到现场后,覃鹏第一时间冲上天台,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终于把人从生死边缘“拽”了回来。

  如今,在辖区群众的心里,“覃娘舅”三个字,是信赖,更是平安的信号。这或许是对覃鹏这位军转民警最好的礼赞。

  从守护战鹰翱翔的“部队尖兵”,到守护万家灯火的“社区娘舅”,战场变了,制服变了,但覃鹏那身熔铸在骨子里的军人底色——忠诚、担当、严谨、坚韧,以及那份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