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婷 范文艳
彭远飞是名80后,一个土生土长的衢州人。当过沪漂,开过爵士酒吧、咖啡馆,做过露营策划人,组织了许多文艺复古市集,行旅全国各地,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笑称自己是“自由散漫的野孩子”,而咖啡和民宿是他的“诗和远方”。
2023年,龙游面向全国招募“乡村运营师”,他来到龙游县官潭村,接手了灵栖自然酒店,又把闲置的卫生院改造成“稻田咖啡馆”,打造了“龙游小清迈”灵栖秘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把自由装进行囊,住进山水间
有山,有水,有稻田;放空,骑行,赏风景……夏日里,驱车寻访彭远飞,穿行在乡间小道、山川溪流之间,时光一下子就慢了下来,乡间的韵味、自然的清爽扑面而来。
“城市太过喧嚣,我想在安静美好的乡间,为所有疲惫的心,造一个安心之所。”一见面,就能感受到彭远飞身上散发的松弛感。
谈及来龙游的原因,他说毕业之后一直在上海漂着,内心空荡荡的,想找个地方放空一下身心。一次偶然的出游,让他对龙游南乡片区的山水一见钟情。漫山遍野的竹海,波光粼粼的湖泊,是他的理想乌托邦。
偶然的一见钟情便难以忘怀,2023年,关注到龙游要招募“乡村运营师”,对青年入乡创业还有优惠扶持政策,他“心动”了,于是来到龙游县官潭村,接手了坐落于龙山脚下的灵栖自然酒店。这里灵山江穿村而过,推门即稻田,于是彭远飞又萌生了一个“爆改计划”,把闲置的卫生院改造成了“稻田咖啡馆”,小到桌椅板凳,大到整体风格设计都是他自己“操刀”。一个多月后,一座工业风格的咖啡馆“横空出世”,成了来往旅人争相打卡的“村咖”。
“酒香也怕巷子深”,刚开始的时候,灵栖自然酒店一个星期也没有一个订单。龙游县委人才办了解到该情况后,联合文旅公司,邀请大V来龙游打卡,免费邀请游客做体验官,并在小红书发布游玩体验,渐渐地口碑和人气上来了,人流逐渐多起来了。
把文化融进文旅,游在风景里
当客流量慢慢稳定,彭远飞又在思考如何做好“在地融合”的课题。为此,他精心打造了“龙游小清迈”灵栖秘境。
走进灵栖秘境,一座泰式庭院隐于山林溪水之间,三三两两的游客或坐在树荫下喝咖啡,或聚在一起聊天,远处的河流上漂着几片竹筏,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可谁又能想到这里几个月前是个杂草丛生的地方。
“有一次去溪口的路上,我经过石角秘境,看到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清澈见底的溪水,原生态的小木屋和石子路,这样的地方闲置着太浪费了。”彭远飞说。
于是,在原有石角秘境的基础上,不破坏当地生态,他把闲置的“集装箱”改造成了小卖部,把废弃的旅游大巴装饰成咖啡车,把泰式躺椅搬进了木质栏道,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一个满满泰式风情的旅游地就诞生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员工招聘问题让他又伤透了脑筋。由于灵栖秘境离龙游县城较远,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上班。在一次“人才之家”活动中,他向人才服务专员说明了“招工难”问题。随后,龙游县委人才办与团县委举办了龙游县“返家乡”大学生见习、暑假社会实践联动,为他招募到了暑期实践人员,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花香蝶自来”,试营业的第一个周末,灵栖秘境就有了一天300多人的流量,伴随着小红书、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传播,灵栖秘境以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泰式风情迅速“出圈”,工作日也有近百人前往,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更是吸引了李沁、梁咏琪等明星来拍摄。
把共富带进乡村,深入乡土里
乡村变美了、游客增多了,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店里的竹筏工、厨师等基本是在村里招的。我们还经常收购村民自家的农产品,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彭远飞说,既然选择在此创业,就要想办法给村里创造就业岗位。
此外,彭远飞还围绕咖啡主题,定期对员工、咖啡爱好者进行实操培训,备受大家喜爱。他说,希望培养一些本地农民咖啡师,忙时去农作,闲时做咖啡,让乡土文化与咖啡文化更好交融,以此与当地产生更深联结。除此之外,他策划了“蔬菜换咖啡计划”,让当地人能够品尝到咖啡,置换的无污染瓜果蔬菜端上五湖四海游客的餐桌,城乡文化在“土”与“洋”的结合中实现互融互通。
如今,彭远飞已成为地地道道的龙游“新乡人”,每天闲暇时就和村民聊聊家长里短。亲戚朋友来拜访时,村民往往会骄傲地说一句:“我们村风景‘好迈好’!”
近几年,在龙游像彭远飞这样的青年创客越来越多。他们年轻、能干、有闯劲、有知识,能很快在乡村找到致富新密码,也带动更多人走向富裕。或许对于彭远飞来说,关于乡村造梦的规划才刚刚开始。但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乡村,让城市遇见乡村的美好,让乡村多一个美好的出口,这样的梦想正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