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姗 通讯员 张竹青
在周王庙镇的田野上,一串串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如同绿宝石般悬挂在藤蔓,散发着甜蜜的芬芳。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80后”新农人林娟,用20年光阴书写下的“共富故事”。
作为海宁市碧华生态农场的负责人、星火村共富路上的引路人,她以一颗小小的葡萄,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22亩地结出“黄金果”
2006年,当大多数人还满足于传统作物种植时,林娟做出了一个决定——承包22亩土地种植葡萄。这个决定在当时堪称大胆,不少人暗中观望。
起初毫无经验的她,种出的葡萄个头小、无籽,在旁人眼中如同“僵果”,却偏偏甜度惊人。她灵机一动,拉着三轮车到周边镇叫卖,为它取名“珍珠葡萄”。没想到葡萄很快一售而空。林娟第一次尝到了土地的馈赠,也更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林娟凭借一股韧劲和钻研精神,悉心培育、科学管理,很快便创下亩均1.8万元的高收益。那些原以为“地里刨食、勉强糊口”的乡亲,第一次意识到:土地,真的能生出“黄金”。林娟的成功,像一粒火种,迅速点燃了周边农户种植葡萄的热情。
擦亮“星火葡萄”金字招牌
2017年,林娟与丈夫赴江苏张家港考察,第一次见到阳光玫瑰。这种葡萄香味独特、糖度高、耐储运,他俩瞬间被吸引。回来后,他们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挖掉地里全部的红提葡萄,改种阳光玫瑰。当时,周边的人都不理解,认为成本刚投入就毁树,太浪费了!
但林娟夫妻很坚定,一心扑在阳光玫瑰种植上。第二年阳光玫瑰丰收,上市即大火。乡亲们见她种的阳光玫瑰又甜又饱满,收益喜人,纷纷向她请教技术。林娟知无不言。每天一到晚上,她家地头就变成了“田间茶话会”。大家一起畅谈种植技巧,常常一聊就聊到晚上九十点。正是这份开放共享,让星火村的葡萄种植迅速成势、蔚然成风。
2016年,林娟想了个主意,发起“葡萄品鉴会”。邀请种植户们把自己种得最好的葡萄拿来打擂台,评出金银铜奖。“葡萄品鉴会”至今已连办十届,真正把“星火葡萄”的名声打了出去。
林娟也是村里第一个引进云南疏果工的人。看到对方疏果匀整,果品卖相与价格双双提升,她便无偿将这支技术团队推荐给周边农户,带起了一支专业的“云南疏果大军”。“只有大家都把品质做好,市场才能良性循环。”林娟说。
葡萄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每年葡萄上市期,林娟就格外忙碌:联系客商、对接果农、协调物流……在她的牵线下,一辆辆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开进星火村,满载香甜的葡萄驶向大型商超、水果市场,最终进入千家万户。
带领乡亲共享“共富美酒”
“只有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村庄才能真正和谐美好。”林娟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她奋斗的初衷。
如今,她还推动村里建立“共富工坊”,搭建劳务平台,统一销售模式,使葡萄种植户亩产值均超6万元,年增收高达30万元。
现在,林娟依然奔波在田埂间、农户家、市场里,用专注换来农户安心,用学识带动产业发展,用初心凝聚人心。她不仅种出了最甜的葡萄,更带领乡亲们酿出了最醇厚的“共富美酒”。
这酒,甜在嘴里,更暖在心里。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