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科技赋能 守护观潮游客安全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a0004版:潮城·政经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潞 居秋渊  通讯员 张萍

本报讯  钱江潮虽壮观,却也暗藏风险。又到一年观潮季,面对汹涌人潮,如何提升防汛防潮水平,守护观潮游客的安全?海宁沿江这条长达18.8千米的“智慧海塘”给出了答案。

近日,记者走进市公安局丁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一块巨大的电子屏赫然入目——这正是智慧海塘平台的“中枢大脑”,18.8千米海塘的安危,全都系于这个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智能系统。

“我们沿塘布设的34个高科技感应点位,就像是给海塘装上了灵敏的‘神经末梢’。”丁桥派出所副所长史宏俊指着屏幕上闪烁的光点介绍道,“这套系统融合了虚拟线圈雷达、热成像感应、智能视频分析等前沿技术,任何异常闯入都难逃它的‘火眼金睛’。”

说话间,系统突然发出预警提示。只见系统内,一段标红的“虚拟线圈”区域内出现了一个移动光点。“这是一名游客过于靠近危险区域。”史宏俊解释道,“雷达在0.3秒内就捕捉到异常,系统自动触发响应机制:首先通过现场高音喇叭进行语音警示,同时无人机从最近机巢自动起飞,3分钟内即可抵达现场进行喊话劝导。”

在指挥室大屏上,记者清晰地看到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一名游客正在工作人员的远程引导下有序撤离危险区域。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而以往单纯依靠人工巡查处置,至少需要10分钟。

“与传统模式相比,智慧系统响应效率提升了80%以上。”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周明表示,特别是在潮前1小时、潮后30分钟的关键时段,系统能够自动提升防护等级,通过15个无人机机巢的协同作战,打造“智能感知哨点”,确保沿江感知无漏洞、监测不中断,实现潮前潮后无人巡防的安全。据统计,自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预警处置违规下塘行为100余起,实现重点区域安全事故零发生。

“我们要让安全成为海宁观潮最亮眼的‘金名片’。”周明表示,这套投入使用的智慧海塘平台,不仅构建了“全时段、全维度、全场景”的安全防护网,更展现了科技赋能公共安全的创新成果。

沿塘布设高科技感应点位,实时监控海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