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学生餐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a0003版:潮城·政经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程石冰 居秋渊

今年暑假,我市2025年度义务段学校膳食及就餐环境持续提升项目在各校陆续完成。如今,新学期开学已一个月,孩子们吃得怎么样?学校后厨又是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的?

这些问题不光家长们挂心,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先后来到海宁市马桥中心小学和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文苑小学,实地探访学校后厨运作情况,了解学生就餐感受。

让学生吃得放心、安心

当天上午10点,海宁市马桥中心小学的后厨一片忙碌景象:洗菜、切肉、炒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据了解,该校后厨共有17名工作人员,均持有健康证,并定期接受岗位培训。当天午餐菜品包括酱汁狮子球、炒三鲜、蒜苗肉丝和蚂蚁上树,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我们根据学生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结合食材的季节特点进行采购,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摄入均衡营养。”该校校长顾伟洁介绍。

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直接关乎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也牵动着家长们的心。让学生吃得放心、安心,离不开持续的制度保障与多方监督。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项目监督小组深入学校一线,通过“抽查式陪餐”等联动机制,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纸面”落到“餐桌”,共同守护校园餐饮安全。

在此基础上,项目监督小组还督促市教育局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学生评价、家校共管、监督协商、政府保障”五项长效机制,分层分类推进“校园餐”突出问题整改,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的膳食管理水平和用餐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家长、学生对校园餐饮的信心。

后厨卫生是家长普遍关注的重点。记者在海宁市马桥中心小学看到,后厨配备了消毒房、洗碗机等设备,工作人员在使用餐具后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在食材采购方面,学校也有严格标准。顾伟洁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食品供应商管理,确保食材来源安全可靠。此外,每天上午7点,工作人员都会对送达的食材进行验收,通过气味、颜色等判断是否新鲜,把好食材安全关。

记者还注意到,该校食堂二楼有一个实时显示后厨情况的监控屏幕。“我们通过‘阳光厨房’实时监控后厨操作,每日食品留样,多措并举,只为让每一个孩子吃得放心。”顾伟洁表示。

让学生吃得开心、舒心

随着膳食提升工作深入推进,2025年,“义务段学校膳食及就餐环境持续提升”高票当选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明确投入1401.66万元,对45所学校68个校区的食堂硬件、选餐模式等进行升级,持续回应群众关切。

作为2025年度义务段学校膳食及就餐环境持续提升项目的参与学校,本学期,海宁市王国维小学教育集团文苑小学将午餐标准从原先的三菜提升至四菜。为满足新增菜品的制作需求,学校在暑假期间添置了两口燃气汤锅及相关配套设施,并安装了餐梯解决送餐难题。

“学校配备高效保温箱,即使天气转凉,孩子们也能一如既往吃上热乎的饭菜。”该校副校长宋海江表示,为了让学生的就餐环境更加舒适,食堂内很早就安装了中央空调,保证学生就餐夏季清凉、冬季温暖。

学生吃得是否满意,关键还要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当天中午11点30分,学生们陆续进入食堂,在老师的协助下有序取餐。当天,学生的午餐菜品是番茄牛肉、鹌鹑蛋、西蓝花肉片和小香薯,种类丰富,色香味俱全。

“菜品从三种变成了四种,有荤有素有汤,有时候还有煲仔饭,有玉米等粗粮,种类比家里更丰富,味道也很好。”正在津津有味用餐的陈同学笑着说。

“食堂每周都会轮换菜品,而且这里有空调,很舒服,和家里一样凉快。如果饭菜不够,老师还会主动帮我们添加。”戚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近年来,通过刚性制度的落实、软硬件设施的完善、评价机制的细化,全市学校食堂膳食管理保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后厨忙而不乱,菜品丰富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