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来盐官古城-潮乐之城 带你一秒“穿越”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a0006版:潮城·社区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程石冰 冯季诚

身着旗袍的富家千金与游客侃侃而谈,西装笔挺的少爷和穿长袍马褂的老派先生在街角擦肩而过……这幅景象,并非来自上世纪的民国,而是真实出现在当下的盐官古城-潮乐之城。

提起盐官古城-潮乐之城,人们的视线一度聚焦于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名人故居,但在近两个月,一个新的名词正在攫取关注度——潮乐之争。

作为一款融合多元玩法的沉浸式实景游戏,“潮乐之争”自推出以来热度持续攀升。7月至今,已有超过27000名游客参与体验,好评不断,更有不少游客选择“二刷”“三刷”,将这里视为社交娱乐的新据点。

那么,“潮乐之争”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游客反复前来?又是怎样让一座古城焕发活力的?

沉浸式体验

重现旧时生活图景

下午三点,在古城内的“盐官日报”景点,来自江苏的游客吴琳正熟练地与NPC(即非玩家角色扮演者)交谈,领取任务后,她迅速投入游戏情境中。

“一拿到地图,我就有种‘入戏’的感觉。”吴琳告诉记者,她专程为“潮乐之争”而来。作为一名剧本杀和密室逃脱的忠实玩家,她对这类互动游戏并不陌生,“网上看到很多人分享,就想来亲身体验一下。”

像吴琳这样被游戏吸引的游客不在少数。他们或通过社交媒体慕名而来,或在参观古城时被现场氛围感染而加入。无论最初是出于何种原因参与,最终让他们坚持体验下去的,是游戏本身出色的内容设计。

据了解,在“潮乐之争”中,参与者被划分为四大阵营——酱园、盐帮、警察署与市井众生,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在真实的古城场景中展开探索与任务。游戏设有多条剧情支线,玩家在完成任务、推进剧情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度游览古城,还能感受角色背后的故事与纠葛,趣味性与沉浸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潮乐之争”并非凭空虚构,其剧本深深植根于盐官及海宁本地的人文历史。潮乐之城策划经理任柏田介绍,游戏中出现的NPC,如徐志摩家的酱园中的徐小摩人物原型正是徐志摩,盐官报社中的记者许小彬人物原型正是创办了《浙江白话新报》的许行彬,13名NPC均有海宁名人的事迹投射。“我们希望游客不只是‘玩游戏’,而是在互动中触摸真实的历史文脉。”任柏田表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参与游戏的游客来自各地,北京、上海、宁波等地皆有,年龄层次也从年轻情侣延伸到携家带口的亲子家庭。尽管不少人有剧本杀或密室逃脱的经验,但“潮乐之争”仍以其独特的实景氛围和低门槛设计吸引了更广泛的群体。

“整体设计很像在玩一个开放世界游戏,接任务、做任务,沉浸感很强。”来自北京的游客程希如此评价。更让他称赞的是,游戏场景与盐官古城的江南风情深度融合。“大街小巷充满地道韵味,老建筑、传统小吃,再加上NPC生动的演绎和互动,真的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程希表示。

许多游客也纷纷用“新鲜”“互动”“真实”等词语描述他们的体验。从场景搭建到角色互动,再到整体氛围的营造,盐官古城-潮乐之城通过多维度细节的叠加,为游客构建出一个完整而动人的沉浸式叙事空间。

以游戏引流留客

打造消费新引擎

专程来玩一次“潮乐之争”到底值不值?吴琳算了一笔账:景区门票60元,这个游戏不需要额外付费,游览整个古城的同时,还能沉浸式参与一场实景游戏,从早到晚可以玩上十余个小时。“比去游乐园更划算,体验也更丰富。”吴琳表示。

事实上,“潮乐之争”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个带动消费的重要载体。该游戏每日下午两点开始,持续四个半小时,晚间还设有游戏结果结算与特色演出环节。这一时间安排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日间游览内容,更将消费时段延伸至夜晚,有效弥补了“景点多但娱乐体验少”的短板,显著拉动了夜间经济与住宿需求。据统计,游戏间接带动度假区“过夜游”游客比例达30%。

更重要的是,游戏以其低门槛、强互动的特点,成功吸引了全年龄段的游客参与,形成了“以游戏引流、以体验留客”的良性循环,拉动了整体票务与二次消费。“有些熟面孔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他们热衷于尝试不同的剧情线和角色身份,还会带着朋友一起来玩。”游戏NPC陈博涛(饰陈记盐行当家陈守业)表示。

随着沉浸式体验的流行,像“潮乐之争”这样将音乐元素、文化内容及互动游戏相结合的模式,正为传统景区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游客沉浸式体验“潮乐之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