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桥415部电梯装上24小时“安全员”
日期:09-28
■记者 孙乙丹 冯季诚 通讯员 吴贤
本报讯 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而导致的各类安全事故频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25年,斜桥镇将“高层小区电动自行车禁入电梯识别管控系统”列入民生实事项目,运用科技手段从根源杜绝隐患,全力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日前,在斜桥镇云桥景苑小区,一辆电动自行车刚被推进电梯,响亮的语音劝导声便立刻响起。期间,电梯门始终保持开启状态,电梯暂停运行,语音提示循环播放,直至电动自行车移出后,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以前总看到有人推着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感觉很不安全,现在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见到此状,居民赵大伯感慨地说。
智能识别系统让居民小区有了更亮的“眼睛”和更灵的“耳朵”。“过去,许多住户习惯把电动自行车推到家中或楼道内充电,虽然电梯门上贴着‘严禁电动车上楼’的提醒,但效果并不好。”洛溪物业工作人员钱良华告诉记者,系统上线后,物业不仅能在后台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还能对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等违规行为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这套系统就像是给电梯请了一位24小时在岗的安全员,用科技手段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实时管控。”斜桥镇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陈佳然介绍,该系统为居民筑起了一道看得见、听得着的防火墙,也体现了基层治理的创新,“我们改变了过去靠宣传、靠巡查、靠劝的传统模式,通过科技赋能让安全管理更高效、更持久,也解放了人力。”
截至目前,智能识别系统已在斜桥镇15个小区,共415户电梯间上线,预计于近期完成设备调试,全面投入使用。为了让“安全电梯”成为民生标配,接下来,斜桥镇将建立系统运维长效机制,根据居民实际需求持续优化升级,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准度。
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后被智能系统识别,电梯暂停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