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海宁特色体育走出新路径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第a0005版: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程石冰 顾冯一

新学期开启已近一个月,校园里处处跃动着充满活力的身影。如今在海宁,体育运动早已超越体育课的界限,孩子们在课间时分,学生们也可以尽情挥洒汗水。全市各校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将足球、象棋等多类运动纳入校本课程,持续构建“特色体育”新矩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校园里的体育公园,让运动自然发生

在校园里建一座公园?这听起来或许有些新奇,但在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谈桥小学(以下简称“谈桥小学”),这样的设想已成为现实。一座集锻炼、游戏、休息于一体的体育公园,正悄然融入孩子们的日常,让运动不再是任务,而是自然而然的快乐。

每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便欢快地涌入体育公园。跳长绳、骑单车、打篮球……各项运动在此同步展开,校园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处处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与活力。

据了解,该体育公园于2019年正式启用,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城市社区中的“口袋公园”。而打造这片场地的初衷,正是为了让学生在自由玩耍中轻松提升体育运动量,让锻炼变得有趣、可持续。

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桑显荣介绍,每天课间,这里都成为学生释放天性的快乐驿站。此外,每天下午还有30分钟的专属活动时间,学生们可以尽情体验彩虹球、跳跳球、踩高跷等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畅快玩耍中完成每日的体育锻炼目标。

“我们并不是简单照搬口袋公园的概念,而是将学校操场与口袋公园的功能有机融合。”桑显荣介绍道,“除了传统体育项目,这里也兼容现代活动设备,如篮球场、跑道等,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运动方式的一次创新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公园的设施并非固定不变。学校每学期都会积极征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持续优化和更新体育器材,确保活动内容始终贴合学生的兴趣与成长需求。

有了硬件支撑,配套的课程体系也应运而生。学校创新推出“初阶+进阶+高阶”的体育教学路径,构建起“强体+养性+育才”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全面覆盖学生运动素养的培养目标。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深化,不断完善‘体育公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内容,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更具特色的校园品牌。”桑显荣表示。

海宁市行知小学

以足球为媒,浇灌成长之花

近日,浙江省第十七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海宁市级赛暨2025年海宁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我市多个赛场激烈上演。其中,9月19日至22日,小学组比赛圆满落幕。

本次联赛小学组总决赛中,行知小学足球队表现尤为抢眼。学校男、女甲组足球队双双勇夺桂冠,展现出强劲实力与团队默契。而这背后,正是行知小学多年来深耕校园足球特色教育的扎实积累。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早已成为行知小学的一张闪亮名片。据了解,学校足球队由教师袁晓斌创建,并在学校的持续支持下,逐步形成了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

“黄湾外来务工家庭较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体育教学探索中,我们发现足球最能凝聚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渐渐形成了全员参与、热爱运动的氛围。”袁晓斌介绍道。

据了解,行知小学从一年级起便开始选拔校队队员,每一位小球员都需经过严格筛选。目前,全校1000余名学生中,有近100名足球队成员,覆盖一至六年级各个年龄段。学校确保每班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并对校队制订专项训练计划,常规训练每周三次,充分利用早晨大课间与晚间延长托管时间开展系统训练。“我们有一支非常优秀的体育教师兼教练员团队,学生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袁晓斌说。

孩子们在训练中全力以赴,常常汗洒绿茵。五年级的周景怡是队中的后卫,从二年级便开始参加校队训练。“嘉兴市比赛那段时间训练特别累,从三点多一直练到五点多,有时候甚至更晚。但在训练中我学会了面对挫折不气馁,明白了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周景怡说。

辛勤的付出结出累累硕果。行知小学连续六年蝉联“海宁市校园足球联盟杯”男子甲组、乙组和女子甲组、乙组一等奖;2024年海宁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小学组男子乙组第一名、女子甲组第一名的奖杯被他们收入囊中;2023年嘉兴市第七届“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斩获女子甲组二等奖。

如今,从行知小学走出的校友们已在海宁各级足球赛中崭露头角。今年暑期,在海宁市首届“农商银行杯”镇街“潮超”职工足球联赛中大放异彩的球员苗梦奇,就是行知小学的毕业生。

袁晓斌表示,行知小学还会不定期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校园足球“吉尼斯”比赛等丰富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将足球深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海宁市晓沧小学教育集团丰士小学

方寸棋局,静中育智

体育运动不仅是在室外挥汗如雨,也可以是在室内沉着冷静,步步为营。在海宁市晓沧小学教育集团丰士小学(以下简称:丰士小学),中国象棋已成为学生娱乐、竞技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

象棋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维。丰士小学自2013年起着力打造象棋特色,旨在以棋启智、以棋育思,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与决策能力。

为此,丰士小学从课程建设入手,不仅邀请校外专业象棋教师进校授课,确保每周每班至少有一节象棋课,还开发了校本课程,开设象棋拓展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象棋具有极严密的逻辑性,每一步棋都可能影响全局走势,考验着应变能力与辩证思维,希望学生们在下棋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学会沉着应对。”丰士小学副校长茅月清介绍道。

据了解,课程之外,丰士小学积极搭建展示平台,通过组织班级竞赛、校级联赛等活动,营造“人人会下棋、班班有棋手”的氛围。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让他们在实战中体会竞争与合作的乐趣。许多学生在静坐对弈中学会专注,在胜负之间领悟从容。

茅月清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象棋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让这项象棋运动在校园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