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 多元创新
展望全球化纤工业未来发展
日期:09-25
■记者 林佳冰 沈名扬 方铄
本报讯 昨日,第30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发展论坛在海宁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海宁市委书记徐明良等参加会议。
会议以“承上启下、多元创新——展望全球化纤工业未来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日本、韩国、泰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纺织化纤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绘全球化纤工业发展新蓝图。
徐明良在致辞中表示,海宁地处长三角核心区,是沪杭都市圈重要枢纽城市,也是长三角重要的化纤产业基地和时尚产业高地,呈现企业结构多元、产业链紧密协同、绿色创新引领潮流的发展特点,拥有规上化纤企业17家,去年实现产值170亿元、增长10.6%,与之紧密关联的纺织服装产业有796家规上企业,去年实现产值813.6亿元,正向千亿目标奋进。接下来,海宁将致力搭建交流平台,为企业共享先进技术成果和经验、拓展合作空间,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致力深化合作共赢,推动纺织纤维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先进技术经验,与其他行业更加紧密对接,催生更多合作成果;致力优化服务保障,打造最佳的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企业合作提供全链条、增值化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会上,“恒逸·中国纤维科技发展趋势”正式启动,将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恒逸集团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旨在新形势下更好引领和促进中国化纤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化纤是纺织工业重要的纤维原料,关系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论坛期间,经济学博士、二级研究员王远鸿在报告中分析了2025年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就“中国纤维科技趋势发展”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当天,还有来自欧洲、日本、韩国、泰国以及恒逸集团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带来各自领域的精彩分享。
近年来,海宁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纤维新材料、绿色制造和时尚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全球化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场,海宁还作时尚产业推介,围绕区位优势、产业格局、产业配套、产业平台等方面展示投资环境,并期待与大家携手并肩,共享发展新机遇,共创美好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