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一诗中写道:“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秋分是一把剪刀,夏末的热烈和秋天的清凉被太阳的视线平分成一种清淡。它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节气,对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是一年二十四个自然的农事律令;对城市居民来说,是阴阳变化乾坤大转移中的一股暗暗流动的底气。从历史角度划分,过去的人生活在节气里,现在的人生活在天气里……
秋分是一位娴静的画者,手持调色盘,将大地晕染成一幅五彩斑斓的诗意画卷。在这个时节,气候、农业与养生,如同紧密交织的丝线,共同编织出一幅诗意而温暖的生活画卷。
秋分的气候,恰似一首悠扬的变奏曲。夏日的余热尚未完全散尽,而秋的凉意已悄然蔓延。仿佛时间也在此处稍作停留,静享这平衡之美。清晨,余热散尽,丝丝凉意扑面而来。到了中午,阳光变得格外温柔,没有了夏日的炽热,温和地照在身上,让人沉醉其中。待到傍晚,夕阳如血,将天空染成橙红色,秋风轻轻拂过,宣告着夜晚的来临。此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息,仿佛大自然也在为这季节的更替而轻声吟唱。
漫步西山小道,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演奏一曲秋的乐章。枫叶渐渐染上了红妆,恰似天边的晚霞,热烈而奔放;银杏叶犹如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随风摇曳,扇走了夏日的炎热,扇来了秋的凉爽。它们纷纷飘落,在空中翩翩起舞,宛如一只只蝴蝶。途中,哼起了陶渊明《酬刘柴桑》的诗:“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我想,这些落叶,何尝不是大自然写给大地的深情信件,承载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秋分时节的夜晚,静谧而深邃。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清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坐在场地上,仰望星空,繁星闪烁,与明月相映成趣。耳边传来秋虫的低吟浅唱,仿佛在演奏一首宁静的夜曲,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这美妙的秋夜之中。此时此刻,心中不禁涌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愿世间的人们都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与亲人相聚,共享团圆之乐。
在广袤的田野上,秋分奏响了一曲丰收与希望的乐章。此时,晚稻开始慢慢地将头低垂,仿佛在向大地母亲致敬,感谢她一春一夏的滋养。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丰收的欢歌。秋分,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希望的时刻。不久,在收割后的土地上,农民们又忙碌地播下越冬作物的种子,期待着来年的丰收。他们深知,土地是最诚实的伙伴,只要用心耕耘,就一定会有丰硕的回报。
秋分节气,养生也有着独特的智慧。随着气候逐渐转凉,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养生应顺应这一变化,讲究阴阳平衡。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在饮食上,要遵循滋阴润燥的原则,多吃一些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又能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当季的蔬菜水果,如萝卜、莲藕、柚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在运动方面,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既能增强体质,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伤忧郁,可通过欣赏秋景、与亲朋好友相聚等方式,调节情绪,使内心平和安宁。
秋分,承载着岁月的深情与馈赠。它以独特的气候魅力,描绘出大自然的斑斓画卷;以丰收的喜悦,展现着农业的辛勤与希望;以养生的智慧,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这个美好的节气里,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秋的韵味,珍惜每一个与自然、与生活相拥的瞬间,让我们在这充满平衡智慧的时节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