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助老人重获新生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a0007版:潮城·乐活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郭丹艳

近日,海宁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里,62岁的赖大爷(化名)稳稳迈出脚步,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他感慨道:“能自己走路、吃饭,感觉又活过来了!”3个多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曾让他深陷绝境,而海宁市中心医院为他拼回了“第二次生命”。

今年5月底的一个清晨,赖大爷意外遭遇车祸,昏迷在路边。120急救人员赶到时,他已经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被紧急送往海宁市中心医院后,急诊CT检查结果显示赖大爷伤情严重,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右颞叶脑挫伤、脑疝形成,还伴有右侧颞骨、双侧眼眶内侧壁、左侧额骨多发骨折,左额有一道15厘米的开放性创伤,骨折断端与脑组织外露,出血不止。

更为棘手的是,当时无法联系到赖大爷的家属,而他的病情已刻不容缓。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仅4分,左侧瞳孔散大,处于脑疝晚期,生命危在旦夕。

医院总值班接到汇报后,果断决定“以救人为先”,迅速开通紧急救治通道。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为赖大爷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全力稳住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经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评估,医院为赖大爷制订了“先救命、再修复、后康复”的治疗方案。首先紧急处理颅内血肿、控制脑损伤,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时开展颅脑修复术,精准修复受损颅骨,为脑组织提供坚实保护。

术后,康复医学科团队迅速介入。针对赖大爷气管切开、肢体活动障碍、自理能力缺失等问题,量身定制康复计划。从密切监测呼吸功能、逐步尝试气管切开套管堵管,到开展肢体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

康复科护士回忆道:“刚开始患者连抬手都困难,我们就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慢慢引导他主动发力。试堵管时,医护人员24小时守在床边,观察他的呼吸和血氧变化。”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赖大爷的康复进程不断取得突破。先是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恢复了自主呼吸。接着肢体力量逐步恢复,能坐稳、能扶走,如今已可以平稳独立行走。更令人欣慰的是,他的自理能力大幅提升,能自己端碗吃饭、打理简单日常,思维也越来越清晰。

近日,赖大爷又顺利进行了颅脑修补术,容貌恢复至术前状态。他和妻子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为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从命悬一线到生活自理,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团队对“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坚守。未来,海宁市中心医院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以精湛技术守护患者健康,让更多重伤患者重归正常生活,创造更多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