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海宁“摩登节”来了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a0008版:摩登节       上一篇    下一篇

当硖石的晨雾轻抚过青石板路,当灯彩的流光在古巷间流转,一个承载着百年文脉与时代活力的名字“摩登节”,正式向世人展露真容。

“摩登”二字,藏着硖石最动人的密码。你也许陌生,也许诧异,也许好奇,也许不解,摩登它从何而来?又将去往哪里?初见之日,我们一一道来。

“摩”,是徐志摩笔尖的浪漫余韵,是旧居窗棂间斑驳的时光。这位从硖石走出的诗人,以“爱、自由、美”的灵魂叩击时代,让故乡的名字永远与诗意相连。

“登”,是“灯”的谐音,是硖石千年灯彩文化的璀璨绽放。那些巧夺天工的针刺灯、琉璃灯,曾照亮运河的帆影,如今更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续写荣光。

徐志摩嫡孙所著的《志在摩登——我的祖父徐志摩》恰如一把钥匙,将先辈的精神与当代的活力轻轻叩合,让“摩登”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成为志摩故里当下的宣言。

而志摩故里·硖石,平日里守的是徐志摩旧居的一砖一瓦,本质上,守的是名人文化的风骨;平日里聊的是灯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本质上,重构的是灯彩文化的亮色。正是这些融入海宁人生活肌理的在地文化给了足够底气,才会让“摩登节”有了应运而生的勇气。

那么,“摩登节”何以“摩登”?这些创新的探索,正藏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里。

旧巷里的灯笼会“讲述”故事,电箱上的文案能“重现”往事,连街角的座椅都可能藏着徐志摩的诗行。在这里,你将看到诗意的浪漫一步一句,铺天盖地。“摩登节”的浅层之新,源于拒绝千篇一律的氛围布置。

手作灯彩的体验、诗人手稿的复刻、在地美食的创意改良,让每一次消费都成为文化的参与。不仅如此,这一次,“志摩的茶会”主题市集更是让你走进来、慢下来、坐下来。在微凉的轻风中,享受阳光透过梧桐的斑驳,投射在你身上层层的暖意。“摩登节”的生活之新,源于不止于买卖的创新市集。

诗人的诗句可能化作沉浸式越剧的对白,灯彩技艺或许变身光影秀的灵感。擦肩而过的确幸,蓦然回首才惊觉这是有备而来,以前无人问津的二楼窗台,也许这次,也能举头看见海宁文化的灿烂。“摩登节”的重塑之新,源于打破舞台边界的互动创新。

央视倾情呈现的演出仿佛徐志摩笔下的“星辉”真实落到了人间;大城市独有的电竞比赛,让身处海宁的我们不再是隔着屏幕的暗自艳羡;持续火热的越剧周,让我们真正走进线下感受传统与现代的曼妙结合。“摩登节”的追求之新,源于引进接轨一线的舞台演绎。

从前,迎灯是巷陌间流动的星河,是老师傅们举着针刺灯、琉璃灯踏过石桥的郑重。如今,这流动的光有了新的心跳,载歌载舞的小舟沿着洛塘河勾勒出徐志摩诗里的“天上虹”。80艘桨板串成蜿蜒的光河,与古桥的倒影在水面织成会呼吸的锦缎。“摩登节”的进取之新,源于“迎灯”从时光里走出的新模样。

“志在摩登 故里见”2025志摩故里摩登节的大幕已然拉开,这不是一场短暂的狂欢,而是志摩故里·硖石向世界发出邀约的开端。

在这里,有“摩”与“登”的传统与现代、诗意与活力、根源与未来。在这里,历史的余温从未消散,而当下的脉搏正蓬勃跳动。“摩登节”的诞生,正是志摩故里对徐志摩新风尚、新文化、新时代理念的一次深情回应,更是志摩故里迈向未来文旅融合的激昂序曲。

今年国庆期间,2025志摩故里“摩登节”将精彩呈现。志在摩登,故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