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边
半夜被孩子的尿床惊醒,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懊恼,责怪孩子睡前玩得太疯。其实,有的孩子尿床可能是身体原因导致的遗尿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把病情迁延到成年,造成更大的问题。
近日,一对父母带着8岁的儿子找到橼德堂国医馆儿科医师孙书云。据介绍,小男孩三天两头尿床。读小学前,家长以为孩子小就没当一回事,但现在8岁了还尿床,而且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这才急着带孩子来就诊。在详细问诊后,孙书云告诉孩子父母:“孩子是得了遗尿症。”
孙书云介绍,国内对儿童遗尿症的定义为,超过五岁的儿童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次数每周超过两次,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据《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相关数据,一般至5岁时,20%的孩子有遗尿。到7岁时,10%的孩子会遗尿。到10岁时,还有5%的孩子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几乎每个孩子尿床后都会感到羞愧、沮丧和自卑。如果经常这样,慢慢地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恐惧集体生活,还会影响智力发展,学习成绩也会下降。同时, 如果小时候没有治愈遗尿症,长大后还可能造成不孕不育。
虽然遗尿症是儿童常见病,但很多家长不够重视,认为“大了自然好”,或者认为孩子是调皮捣蛋,责罚能让他们改正过来。其实拖延治疗只会给孩子的生理、心理带来双重伤害。
从原因分析,孩子遗尿可能是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脾伤肾虚、营养失衡、免疫力低下,导致觉醒障碍与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尿感信号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大脑,膀胱功能发育不良;也可能是先天发育不良,骶椎骨有裂缝。
孙书云建议,孩子遗尿的治疗可以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兼治肺肾。内服中药的同时,也可在肚脐上敷中药小包。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要进行行为治疗——白天有意识地让孩子锻炼憋尿,让膀胱充盈度好一点,提升膀胱功能。晚上估计尿床时间,提前把孩子叫醒,完全清醒的时候去排尿,长期以后会形成条件反射。
饮食方面,少吃西瓜等利尿水果,多吃肉类及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当进食可以温补脾肾的食物,例如糯米、黑芝麻。要控制睡前饮水量。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别在孩子尿床后进行训斥,更不要在人前提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