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栋自幼喜爱表演,大学就读于河北传媒学院戏剧表演专业,2014年毕业后进入河北省话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不甘于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曾与几位好友共同创办演艺工作室,招收学员70多名,经营得有声有色。
2018年,考虑到成家立业的需要,在外漂泊多年的吴嘉栋看到家乡迅速发展,决定与妻子回到海宁。起初,他选择继续自己的老本行,创办了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然而,受突发因素影响,行业整体遇冷。就在此时,直播行业迅速兴起,他敏锐地把握这一机遇,毅然关掉机构,转身做起了品牌代运营主播。
在此期间,吴嘉栋还积极参与家乡文艺活动,也正是这个机会,让他得知家乡的老粮站正在寻找新的运营者。恰逢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他主动自荐,接手了这一空间。
“整个粮站大约有2000平方米的可使用面积。单靠一种业态肯定支撑不起来,所以我走访了规模相近的农庄、小型综合体等地取经,认为可以结合文化与餐饮做一些创新。”于是,去年5月,“五四公社”咖啡品牌在驿站亮相。“粮站+咖啡”的创新模式迅速打响知名度,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
紧跟潮流
打造老少皆宜的潮流新地标
然而,网红经济来得快、去得也急,短暂的热闹过后,这个地处老集镇的驿站又陷入了往日的冷清状态。“一到晚上6点,街上就基本没人了。”正如此前果断转换赛道那般,吴嘉栋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到,再次展示出破局勇气。他没有选择在单一业态上苦苦支撑,而是决心打造一个多元融合“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
为此,吴嘉栋紧跟潮流,将驿站前的空地充分利用起来,陆续推出围炉煮茶、户外野炊、主题夜市等项目,着力营造轻松、开放的社交氛围。他还特别注重灯光布置、音乐选曲和现场互动,让夜晚的驿站变得明亮、温暖且富有活力,成功扭转了集镇入夜后一片沉寂的局面。
在经营驿站一年多的时间里,最令吴嘉栋自豪的就是在去年9月,借助自己的戏剧资源,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在驿站举办的2024年马桥街道首届聚火戏剧文化推广活动。“从儿童剧、本土大戏到老年人喜爱的越剧,全年龄层的演出在5天内吸引了超过2万人次,有效带动了驿站消费。”他骄傲地说。
在新商业形态不断涌现的当下,吴嘉栋还在持续拓展经营内容。他不仅在驿站组建了摇滚乐队,还引入了脱口秀、即兴喜剧等新业态,并通过社交媒体持续推广夜市场景,使这座老粮站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区域新地标。
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吴嘉栋十分感慨:“从最初驿站夜间客流稀少,到拓展资源时经常被婉拒,这些挫折看似是障碍,实际上却逼着我们更懂用户、更灵活应变。我觉得只要坚持走下去,脚下便是路。”
小店微光 烟火潮城
■记者 杨馨蕾 通讯员 张海
夏夜,马桥集镇五四驿站门前的夜市上,不少食客围坐一桌,喝着啤酒、品尝烧烤,在惬意的晚风中享受闲暇时光。这片烟火气满满的景象背后,离不开90后小伙吴嘉栋的付出。
今年33岁的吴嘉栋是土生土长的马桥人,2024年成为马桥集镇五四驿站的主理人。用跨界融合来形容他的创业之路再贴切不过。从戏剧表演者到驿站主理人,他将专业特长与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让这个建于1954年、保留浓厚工业时代印记的老粮站焕发出了新生机,也开创出一条打造多元消费场景的新路径。
在粮站打造老少皆宜的多元消费新场景。
吴嘉栋(左一)分享自己的创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