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9户残疾人家庭免费“焕新家”
日期:09-11
■记者 祝成彦 张平 通讯员 陈迪
本报讯 一台油烟机、一道扶手。近年来,我市对持证低保、低边、一户多残及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一户一策的特殊礼遇,量身定制舒适化改造住宅室内设施,精准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近日上午9点,记者走进袁花镇红新村,64岁的董松明正在烧饭。他家改造后加了吊顶的厨房亮堂整洁,双眼灶火力旺,油烟机吸风强,新安装的橱柜上铺了一块厚实的黑色大理石台面,保证收纳空间的同时干净且好打理。
“改造时一点没耽误做饭,现在用起来比从前顺手多了。”董松明拍着崭新的灶台笑呵呵地说,“以前随便搭个台子,油烟呛鼻。如今烟走烟道,没什么油烟味,台面亮堂堂,看着就舒心。”
据了解,董松明是肢体残疾,他的老婆有智力残疾。他们家里除了厨房,卫生间同样焕然一新,坐便器更换了,旁边加装了L形扶手,吊顶做了防潮防霉层。今年袁花镇共有10户家庭纳入改造计划,前期逐户评估、量身定制。
“我们会根据设施的使用情况定期过来检查,如果出现破损情况,在质保期内可以更新维保。”袁花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翁致远说。
在马桥街道桐溪社区,54岁的徐水祥家从入户门到二楼房间都装上了扶手。改造过程中,徐水祥现场和工人沟通,安装更加符合实际使用需求。量身定制的扶手像是给楼梯加上了安全带,黄梅天防潮、夏天防汗,从此上下稳当。浴室内,L型扶手牢牢锚定墙面,抬手即可借力,洗澡不再提心吊胆。
“装上这套扶手后,我一个人上下楼稳稳当当,心里踏实多了!”徐水祥笑着说。
今年,我市计划改造85户残疾人家庭,实际改造89户。截至目前,89户残疾人家庭已基本完成了主体改造工作,正处于收尾阶段。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市已累计帮助782户残疾人家庭免费“焕新家”。
改造前的厨房。
改造后的厨房亮堂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