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护航高校毕业生“好就业”
日期:09-10
■记者 虞思元 通讯员 许宇航
本报讯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我市以就业扩容提质为核心,抓住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黄金时段”,创新推出夜市招聘、直播带岗、AI智能帮扶等多元化就业服务模式,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早就业就好业。
夜市招聘聚人气,拓展就业服务新场景。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求职热点,我市连续三年开展夏季夜市招聘系列活动,将岗位信息搬进流量大的商圈广场,实现求职就业与夜间经济双向赋能,有效汇聚招聘人气。
“以往线下招聘多在工作日,应届生到场率不高,而夜市流量大,能吸引大量年轻人聚集。”在7月底的银泰夜市招聘会上,浙江通瓷半导体招聘负责人带来了7个技术岗和行政岗,“半小时就收到四五份简历,效果比预期好很多。”据统计,今年7月以来,我市5场夜市招聘组织155家企业提供2200余个岗位,共吸引5600余人参加,现场达成求职意向600余人。
直播带岗有“留”量,打造精准对接新渠道。“联鑫板材内外贸业务员岗位主要面向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薪酬15-20万元每年……”8月5日晚,“乐业潮城?才聚湾区”海宁市高校毕业生直播招聘会(黄湾镇专场)现场同步开启直播带岗,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费笑飞在镜头前实时解答薪资待遇、晋升路径等问题。
传统招聘模式成本高、地域限制强,我市借助直播带岗直观性强、互动及时、深受青年群体欢迎等优势,帮助企业更全面展示形象。今年7月以来,我市依托夏季夜市招聘系列活动设置企业直播带岗专区,共开展直播带岗活动9场,提供岗位884个,在线观看人数4万余人次。
AI帮扶更精准,构建智慧就业新机制。“输入专业、实习经历和薪资意向后,系统不仅生成了优化后的简历,还推荐了3家匹配度较高的岗位。”宁波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小陈专业对口岗位较少,曾向多家企业投递求职简历,大多石沉大海。通过海宁“智能求职招聘助手”投递简历,他成功收到了1家企业的面试邀请。
为实现人才供需两端精准对接,今年我市积极探索“AI+”就业帮扶新模式,开发智能求职招聘助手,目前已实现AI简历生成、人岗智配、职业规划、政策宣介、培训推送等多项功能,入选浙江省人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试点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地方数据库与省级系统对接,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就业帮扶指南。今年以来,已累计帮扶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6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