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以贝为趣 收藏海洋的浪漫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第a0009版:海宁潮       上一篇    下一篇

许彦杰收藏的贝壳。

■记者 俞安琦

星辰大海,藏着人类最想探知的自然奥秘。而收藏贝壳作为一种新兴爱好,正以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悄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在市民许彦杰位于海洲街道的家里,有这样一处亮眼的“小海洋”——书桌的抽屉里、客厅的书架上,精心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贝壳。它们或带着海浪冲刷后的温润光泽,或有着精致独特的螺旋纹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贝壳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仿佛将整片海洋的浪漫都浓缩在了这个小小的空间。

作为一名贝壳收藏爱好者,许彦杰凭借纯粹的热爱,在三四年间积攒下了近300枚“海洋宝藏”。“每次看着它们,就像回到了海边,心里特别踏实。”许彦杰说,这份对贝壳的喜爱,早已成为他生活里的小确幸。

许彦杰是一名9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海宁人,因工作原因拥有较多休息时间,一闲下来就爱往海边跑。与贝壳的邂逅,源于2021年,他第一次到海南旅游。

许彦杰回忆,当时在呆呆岛景区,他意外在角落发现了枣螺、盾形海胆、蝴蝶玉螺等贝壳。“一般人多的地方很难捡到的,那天真是运气好。我蹲在沙滩上捡了好久,手里攥着那些贝壳,心里满是欢喜。”如今再翻看这些初遇的藏品,海南的海风、沙滩的温度,依然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里。

从海南回来后,这些贝壳成了许彦杰的“心头宝”,他时常拿出来把玩、欣赏,越看越着迷。“可能我天生就喜欢这些自然的小物件,看到形态各异、花纹独特的贝壳,就忍不住被吸引。” 就这样,他自然而然地踏上了贝壳收藏之路。

不同于有些藏家专注收集某一个科的贝壳,或是执着于稀有昂贵的品种,许彦杰的收藏态度格外“佛系”:“选贝壳全看眼缘,只要形状、花纹合我心意,就会收入囊中。”许彦杰向记者介绍,他的这些贝壳藏品来源十分广泛,大部分是从网上或贝展现场购买,少部分则是在海边旅游时亲手采集而来。这些藏品几乎没有一件单价超过150元。“不用花很多钱,就能拥有这份快乐,这才是收藏最纯粹的意义。”

对于贝壳的整理、保存和养护,许彦杰有着自己简单却实用的方法。“贝壳本身并没有那么金贵,并不难保存,把它们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就好。”他笑着补充道,“如果想让贝壳看起来更有光泽,讲究一点的话,也可以给它们轻轻涂一点婴儿油,效果还不错。”正是靠着这样细致的呵护,他收藏的每一个贝壳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长时间散发着属于海洋的独特魅力。

在许彦杰看来,贝壳收藏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最大的收获就是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现在一有空就会整理贝壳,或者看看相关的资料,日子过得充实多了。”

更觉幸运的是,通过贝壳收藏,许彦杰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何径夫妇。“他们是非常友好的贝商,平时和他们交流贝壳收藏的心得,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近三年来,许彦杰追随何径的步伐,跑到杭州、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参加贝展。最多的一次,他花了500多元,带回了好几件“心头宝”。后来,许彦杰还加入了何径组织的贝壳俱乐部,和百名藏家交流收藏经验。

随着收藏的贝壳越来越多,许彦杰对海洋生态、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就比如,耳螺的生存和红树林息息相关,红树林是它们的家园,保护好红树林,才能让这些美丽的贝壳继续存在。” 这份认知,也让他对贝壳收藏多了一份责任感。

当被问到未来在贝壳收藏方面的规划时,许彦杰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就是单纯喜欢贝壳,想一直把这份爱好坚持下去。”

眼下,海宁即将举办“物载时光 潮城趣藏”市民收藏展,得知消息的许彦杰格外期待,已经开始精心挑选参展的贝壳藏品。他希望能通过这次展览,把贝壳的美、收藏的快乐传递给更多海宁市民,更想借着展品传递守护海洋生态的责任。

许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