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仲乐村:百年榨坊建起数字民宿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第a0003版:潮城·政经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孙乙丹  通讯员 王晓国

沿着斜桥镇仲乐村的青石板路往里走,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寻常农家院,而是一栋飘着淡淡咸香的老建筑——底层是有百年历史的榨菜馆,木榨机上还沾着新鲜榨菜的汁液;上层则藏着仲乐村创新打造的数字民宿“依水阁”,推窗就是连片的榨菜田,闭眼能闻见阳光晒透菜干的清香。

楼下逛老榨坊

转身寻百年文脉

“依水阁”取自数字“1”的谐音,是仲乐村打造的首家乡村民宿体验馆,已于8月中旬对外开放预订,成为全村最妙的在地体验之一。

走进这栋会讲故事的数字民宿,墙面上挂着仲乐村的风景照片,床头柜摆着用榨菜坛改造的花瓶,连床品纹样都是榨菜叶的轮廓。

下楼穿过榨菜馆,几步路就到了两处藏着乡愁的好去处。一处是“崇德书院”名人馆,灰墙黛瓦的院落里,陈列着从仲乐村走出的文人雅士的手稿、旧物,墙上的文字细细讲述着这里与“崇德文化”的渊源。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文人讲学的场所,如今馆内还保留着当年的书案与匾额,据说这里还发生过不少榨菜趣闻。”仲乐村党委书记陈飞说:“曾有学者返乡时,特意带了一坛仲乐榨菜作为伴手礼,让这口咸香成了连接故乡的纽带。”。

另一处则是顾家大院。“这是我们村保存最完整的江南古民居,青砖墙、马头墙、天井里的老桂树……每处都透着旧时望族的雅致。”说着,陈飞推开木门,只见屋内的雕花木床、八仙桌、老式座钟都保存完好,墙角的博古架上还摆着顾家当年用过的榨菜坛,无声诉说着“望族与榨菜”的共生史。

“过去顾家不仅是书香门第,还曾带动村民改良榨菜种植技艺,让仲乐榨菜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特产。”陈飞说,逛累了,还能坐在大院的美人靠上,当风穿过天井带来桂花香,恍惚间像穿越回了百年前的江南。

坐游船游村河

品招牌榨菜咖啡

若说逛榨坊、寻古宅是沉浸式读文化,那坐游船、尝榨菜咖啡,就是仲乐村独有的慢生活。

从民宿步行到门口的码头,一艘乌篷船早已等候。船夫撑起竹篙,船儿缓缓划过仲乐河,两岸的景色像一幅鲜活的江南画卷徐徐展开:左边是连片的榨菜田,翠绿的菜叶在风中翻涌;右边是粉墙黛瓦的农舍,门前挂着晾晒的菜干;偶尔会遇见洗菜的村民,笑着跟船上的人打招呼,水乡的亲切劲儿瞬间拉满。

“这座‘榨坊桥’,过去是运榨菜的必经之路,当年的菜船就从这儿出发,运到全国各地!”行至河心,船夫还会指着远处的石桥讲旧事。

游船靠岸后,别急着回房间,一定要去民宿点一杯招牌的榨菜咖啡。这杯饱含村民创意的现磨咖啡里,加入了少许榨菜浓缩汁。

“入口先是咖啡的醇香,尾调却泛着淡淡的咸鲜,清爽不腻,正好解了‘逛吃’的疲惫。”游客王女士捧着咖啡坐在民宿的竹椅上,看着远处的榨菜馆、近处的游船,感慨道:“这里既有老榨坊的烟火气,又有书院的文化味,更有让人慢下来的闲趣。”

枕着菜香入眠

让乡愁温柔时光

夕阳西下,仲乐村的夜便静了下来。回到民宿的房间,拉开窗帘就能看见满天星斗,偶尔传来几声虫鸣。若想再添点热闹,可约上民宿老板,在院子里支起小桌,煮一壶当地的绿茶,配着刚出炉的榨菜烧饼,听老板讲仲乐村的往事。

“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榨菜、腌榨菜,为了留住这份手艺,后来把老榨坊改造成了体验区,又在上面盖了民宿,就是想让城里人来看看,我们仲乐的榨菜,不只是一口菜,更是一段日子。”

夜深时,枕着淡淡的菜香入眠,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偶尔从河面传来的夜航船声。这大概就是仲乐村最动人的地方:从不刻意追求“出圈”,只是把老榨坊、老宅院、慢游船、奇趣的榨菜咖啡,都揉进了日常的乡居生活里,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能找到久违的安心与松弛。

若你也想逃离城市的快节奏,不妨来斜桥仲乐村——住榨菜馆上的数字民宿,寻百年的文脉,喝一杯咸香的咖啡,让江南的乡愁,温柔你的时光。

仲乐村打造的首家乡村民宿体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