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于建华:带孩子们换个角度看家乡
日期:09-05
■记者 董维刚 张平 通讯员 郭晓娟
本报讯 海宁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近日,在斜桥镇仲乐村的河面上,出现了一条消失已久的观光船,当地村民叫作“乌篷船”。今年暑假,船工于建华开着这条船,带着村里的孩子们一次次跑到水面上,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家乡。
当天上午9点,孩子们在该村榨菜记忆馆前面的小码头上集合,兴致勃勃地踏上了这条大木船。船舱里干干净净,头顶还有遮阳棚,人坐在船上后,反倒感觉比岸上凉爽多了。
等孩子们坐稳后,于建华在船头把好舵,大船沿着马王泾港向西稳稳开去。小河两岸,几乎还保持着水乡的原貌,一路绿荫掩映,沿途还有浜岸、埠头。
两个月前,于建华开起了这条船。1969年出生的他,从小在村头的河道上见惯了来往的小木舟,长大后也开过大的水泥船。前几年回村后,他搞起了装修,村里添置了这条新船后,他又回到了船上。
说话间,船很快开到了光明桥。船从桥洞钻过后,再往前就是乐农村了,他调转船头原路返回。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尽兴,他又把船向东开到了新改造的河道上,水面豁然开朗。
这几年,村里的河道经过改造,两边砌起了浜岸,种上了景观树,也修筑了景观步道。河里的水变得更清了,沿途不时有大鱼激起一片片涟漪。船上,还有于建华的另一位搭档——64岁的孙剑明。
“你们看,岸上粉色的就是福寿螺的卵。福寿螺白天就到河水里面去,晚上它们就爬上岸来产卵。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天天出动,想办法把它们消灭掉……”水乡的人、水乡的事,从于建华口中娓娓道来。
截至目前,村里已有七八拨孩子,在于建华的带领下,在河上观光体验。他们在河上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风景,对家乡也有了更多了解。“平时只能闷在家里写作业,这次出来坐船特别开心。”刚刚下船的彭润曦说。“沿途看到了鸭子,还有树、小鱼,风景非常美丽。”同伴李怡铃说。
“现在河水变清了,水里的鱼也多了,小朋友们看到这些都很开心。到了晚上,岸上的景观灯就亮了,河面的景色会更美。”于建华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乘船的机会少,不像我们以前在生产队里的时候,是有船的。”
于建华驾驶观光船,带孩子们认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