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强城兴村融合”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奋力谱写“国际化品质硖石”崭新篇章
日期:09-05
在海宁的晨光里,硖石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长卷,志摩故里的诗意悠然流淌,两山一水的绿意绵延铺展,而新时代的潮音,正激荡在城市跃动的脉搏之间。
在这里,“敬业奉献”是深耕基层的执着坚守——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纾解民忧,西山社区治理经验在一线实践中不断出新出彩。
在这里,“猛进如潮”是破难攻坚的奋进姿态——城市更新加快步伐,全域整治全面攻坚,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发展热潮奔涌不息。
这是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也是一方实干争先、担当有为的热土。新时代的硖石人,秉持不负韶华的信念、勇立潮头的魄力,扎实推进“经济稳进、全域整治、城市焕新、共富提质、治理强基、党建创优”六大行动,在传承中守正出新,在奋进中勇毅前行,奋力答好海宁主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聚力“强城”提能升级
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得更大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集聚发展。依托省级海宁市科创文旅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做实“一园区+N中心”产业平台布局,重点发展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动批零住餐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升级,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动能强劲、富有韧性的硖石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以老城复兴为关键抓手,加快由拳里、桃园里、鹃湖里区块协议搬迁进度,有序推进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坚持“硬件提升”与“软件治理”并重,实现“面子”焕新、“里子”提质。提速街道邻里中心、中医院硖石分院等民生工程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覆盖。推动文旅消费能级提升。擦亮“志摩故里”文化名片,深挖硖石人文底蕴,培育壮大文旅经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等新兴业态,推动文化资源向消费产品转化。持续打响“一路彩‘硖’、乐享‘石’光”品牌活动,串珠成链形成精品文旅线路,让文化可感可触、消费有品有味,释放文旅融合乘数效应。
聚力“兴村”提质增量
把乡村振兴路径拓得更宽
重塑乡村空间格局。以硖东四村、军民二期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序引导农户搬迁集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现代农业、生态休闲、配套服务等产业导入腾空间、打基础。做强特色农业品牌。立足硖东区位优势和生态本底,编制实施《硖石街道城东区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业向“高附加值、高体验性、高科技含量”转型,重点培育“剑禾农业”“宁蓝果业”两大标杆品牌,讲好本土农业故事,让“土字号”焕发“新活力”。绘就绿美生态画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两山夹一水”自然格局,联动“一岛三街区”文化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风貌提升。擦亮“‘石’分好”垃圾分类品牌,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与民生福祉,彰显硖石传统风貌样板区独特魅力。
聚力“融合”提效扩面
把基层善治成色擦得更亮
深化推广西山社区治理经验。以“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为核心路径,持续推进“四公”模式、信托制物业等机制创新,不断丰富和拓展治理内涵。深化“大西山”片区组团发展,推动资源统筹、服务联动、经验共享,扩面打造一批“西山式”引领型社区,奋力绘就“基层治理看硖石”的生动图景。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深化与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协同联动,推动“校区、城区、社区”融合发展,以文化互鉴涵养城市气质,以功能嵌入提升宜居品质,着力营造近悦远来、宜学宜业的良好环境,加快建成兼具江南韵味与现代气息的高品质城区。促进公共服务融通共享。扎实做好搬迁集聚“后半篇文章”,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深化“硖石慈善”品牌建设,畅通社会爱心通道,让善行有回响、帮扶有温度。建强“硖美”强社公司,整合共富工坊、共富集市、零工市场等资源,构建可持续的共富支撑体系。
面对新征程上的机遇与挑战,硖石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将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的担当精神,激扬“猛进如潮”的奋进之势,敢于破题、善于破局,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奋力谱写“十五五”精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