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长安16处健身场所陆续投用

日期:09-04
字号:
版面:第a0007版:大美长安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胡雪琴

本报讯  近日傍晚,记者来到大型村新建的篮球场,只见场上热闹非凡。年轻人们奔跑投篮,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悠闲活动,亲子家庭欢快地打着羽毛球……这片曾经不起眼的“金边银角”,如今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的运动休闲场所。“家门口有这么优质的场地可以锻炼身体,真的很幸福。”大型村村民王海高兴地说。

这样欢声笑语的场景,正是长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长安计划总投资150万元实施公共文体服务提升工程项目,该项目被列入2025年长安镇六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旨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同时,该项目还包含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街区等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普及。

作为该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长安镇、高新区第五届全民运动会正在进行中,将全民健身的热情推向新高。从春天到夏日,健步走、职工技能大赛、田径比赛等9个项目接连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居民踊跃参与。

“游泳让我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很开心能有机会和其他选手一起切磋,共同进步。”参加完游泳比赛的城东村村民吴燚飞说。“周末来一场象棋对决,既锻炼了思维,又舒缓了压力。”参加了象棋比赛的选手张仁泽高兴地说。

进入下半年,广场舞、台球、篮球等更多贴近群众生活的比赛还将陆续上演,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乐享“运动自由”。

硬件设施的提升,是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基础。长安镇充分挖掘村社可用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便民健身设施。截至目前,大型村篮球场、德丰村全民健身路径、长河社区乒乓球场、怡院社区篮球场等11处新建健身场地已陆续投用,后续还有5处健身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将于年底前全部完工。

除了让身体“动起来”,让精神“富起来”同样重要。长安镇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传承,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通过举办滚灯制作、宴球手作、越剧传唱等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非遗技艺在亲身体验中得到传承。

这一系列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年轻人了解了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通过亲子互动、社区参与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机。下半年,非遗传承的脚步还将迈入大学校园,皮影、宴球等相关课程将吸引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一件件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安镇公共文体服务提升工程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将于12月底全部完成。接下来,长安镇将继续加快推进剩余健身场地的建设,持续深化非遗传承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文体服务品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居民,绘就一幅更具活力、更富人文气息的长安生活新图景。

居民在家门口的场地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