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200人参演 以舞蹈致敬海宁抗战历史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008版:潮城·社区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程石冰 冯季诚  实习生 高偲瑜

本报讯  9月1日晚,第八届海宁市原创舞蹈展演暨实验剧《读·潮》在市文化馆剧场落幕。整场演出以抗战中的海宁为主线,节目精彩纷呈,舞台呈现富有感染力,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据悉,本次展演历经半年策划和近三个月的排练。与往届相比,打破了以往传统独立作品单一展演模式,以《读·潮》实验剧形式创新。展演以“敬业奉献绘新图,猛进如潮再出发”为主题,以“逐舞寻梦”为品牌,设置“潮炼铁骨”“潮砺新程”“潮跃未来”三个篇章,《作丝成剑》《蓝布谣·盼归》《朝霞赤旗》等共11个原创舞蹈节目,深情回顾了海宁抗战历史,生动呈现了“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展望了奋进蓝图中的美好未来。

当晚,演出在灯光渐暗的剧场中拉开帷幕。序幕《读》以极具象征意义的形式展开,数十名舞者如书页般层层铺展于舞台之上。随着“翻书人”角色的登场,各个段落以“预览式”编排呈现,舞者们用简短的“舞蹈引子”迅速带动观众情绪,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

整场演出中,灯光、音效与舞者动作紧密配合,营造了“以诗入舞、以舞成诗”的艺术氛围。演出凝聚了海宁艺术工作者对抗战历史的敬畏、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不仅展现了舞姿,更折射出新一代人秉承历史、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象。

“用舞蹈来表现抗战主题,比电影、电视剧更容易让人代入,更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氛围与精神。”市民王雨晨表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对于此次展演,市文联舞蹈家协会主席应一丹介绍,海宁素以潮文化闻名,《读·潮》既是对潮文化的解读,更是对海宁从抗战到新时代发展历程的回望与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演参与范围进一步扩大,群众性显著增强。来自工人文化宫、舞蹈家协会、专业文艺团体、街镇文艺社团及“文艺两新”等十余家艺术单位的近200人参与演出,充分体现了“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享”的多元文化氛围,进一步夯实了群众文艺根基。

实验剧从创作之初就坚持以诗为魂、以舞为形的理念,将诗意语言深度融入舞蹈设计和剧本创作。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市文联结合了大量海宁历史资料,采用一节目一诗句的方式制作节目单,将整场舞剧抽象为一篇优美诗词。

“我们希望通过高水平的展演和实验剧形式,牢记历史、反映时代,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层次,丰富精神生活。剧中我们既致敬英雄,也礼赞普通劳动者,将文化与文明有机融合。我们希望通过《读·潮》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追求,提升潮城文化内涵,让市民共享这场艺术盛宴。”市文联主席朱红刚说。

展演以舞蹈致敬海宁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