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洁靓 居秋渊 实习生 严千一
“快帮我捋顺唐装领口!等下要和‘月老选中的第88人’牌牌合影,仪式感必须拉满!”8月29日,七夕节,海宁市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电梯门刚开,艾草香混着新人的笑声就飘了出来。提头纱的姑娘、举相机的小伙穿梭其间,一场“古今穿越 幸福启航”游园会,把严肃的领证日变成了浪漫派对。百对新人穿着汉服拍颁证照、捏香囊定情、玩投壶比默契,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里,攥着红本本开启了幸福新篇章。
上午登记大厅就沸腾
新人仪式感拉满
当天上午9点,海宁市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等候大厅早已热闹得像开派对。情侣装成了“标配”,一件白底卡通印花T恤引得大家纷纷夸“真登对”。有的姑娘别着珍珠发饰、捧着香槟色手捧花,随行摄影师举着相机“咔嚓”不停,连排队时相视一笑的瞬间都没放过。
“为了今天的妆容,我提前两小时就起来了,还特意请了化妆师做造型!”来自贵州的蒙勋雅眼里闪着光。身边的男友吴金豪笑着补充:“我们是老乡,高中同校时我总借她的笔记,大学才正式在一起。今年刚好第七年,就想借七夕‘官宣’一辈子。”说完,他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河南姑娘小陈和安徽男友是当天第一对领证的新人。说起他们的“倍速爱情”,小陈忍不住笑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第一天一起吃火锅,他主动帮我剥虾,我就觉得‘这人靠谱’。带他见我妈,我妈拉着他聊了半小时家常,转头就催我‘赶紧定下来’,双方家长都在盼着婚礼呢!”男友接过话:“我们打算在嘉兴周边定居,海宁的氛围特别好,感觉和这座城市越来越亲近。”
传统里藏浪漫
手作游戏皆有心意
记者看到,今年,海宁市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还设置了不少仪式感节目:把传统文化和婚俗改革藏进了各个环节。
非遗手作区里,老师手把手教新人做“定情香囊”:艾草驱蚊、丁香安神,再撒上两把干桂花,绿色绸缎在指尖翻飞,很快就变成了鼓鼓囊囊的心意。
二楼的“投壶取巧”“古韵捶丸”游戏区也排起了队。“唰”的一声,箭矢稳稳入壶,新人笑着击掌,甜蜜氛围直接拉满。另一边的“婚姻知多少”问卷墙前也围满了人,9道选择题把“吵架谁先低头”“家里谁做主”这些现实问题摆上台面。新人填完了后直呼:“原来婚前沟通这么重要!”
时光胶囊存甜蜜
文创盲盒藏惊喜
“看向镜头,跟50年后的自己说句话吧!”“时光胶囊”拍摄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专业摄影师蹲在地上调整角度,把新人签字、举红本本、相视而笑的瞬间都装进20秒短片里。“等金婚时再看,肯定能想起今天你穿西装紧张到手足无措的样子!”海宁本地姑娘魏女士对着镜头说完,轻轻捏了捏丈夫的手。
对于这个环节,工作人员解释道:“很多新人领证时只顾着紧张,过后细节都模糊了,这些短片能帮他们留住年轻时的心动。”
最让人期待的是文创盲盒环节。印着钱塘江潮的杯子、雕着锦鲤的香薰、印满亭台楼阁的海宁十景冰箱贴,每样伴手礼都藏着城市心意。新人只要打卡集满4个“囍”字印章就能抽取。魏女士拆开盲盒时惊喜大叫:“中了100元彩票!”这份小幸运,让七夕的浪漫更添一分甜。
“我们不想把婚俗改革变成说教。”对此,海宁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主任吴心怡笑着说,把“婚姻要经营”“要相互包容”这些道理藏进游戏和手作里,新人玩着玩着就懂了,比讲大道理管用多了。
据介绍,七夕当日共预约120对新人登记结婚。截至8月28日,2025年已办理结婚登记2086多对,较去年同期增长25.3%。
“这多亏了‘全国通办’新政,不少外地新人不用跑回老家,在海宁就能轻松领证。”吴心怡表示,这个七夕的海宁,百对新人领走的不只是红本本,还有对婚姻的期待、对城市的眷恋。最好的七夕从不是鲜花礼物的堆砌,而是和对的人一起,在喜欢的城市里,把平凡日子过成甜甜的“双向奔赴”。
七夕当天,百余对新人甜蜜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