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馨蕾 实习生 范琛央
通讯员 陈清平
本报讯 暑气蒸腾的夏天,市区李善兰公园的荷花池边总有一群人在晨光中练习健身气功。他们的脚步如猫行轻移,掌心似推波缓送,一招一式间尽显气功的沉稳与舒展。队伍前方,一位精神矍铄的领队格外引人注目——队员们都亲切唤她“小燕姐”的李燕侠。
时光回溯至2019年,彼时刚接触健身运动的李燕侠怀着满腔热忱,组建了仅10余人的“晨曲舞韵有氧操队”。谁曾想,这个健身小组在她的坚持带领下,如今已发展成近300人的大团队。
2023年退休后,李燕侠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健身事业”上。随着队员们年龄渐长,她意识到团队需要稳中求变。于是,她在2023年毅然带领队伍转型为“晨曲舞韵健身气功队”,将八段锦的行云流水、五禽戏的灵动仿生融入每日晨练。
“健身操是明快的鼓点,气功是悠长的笛音。”李燕侠认为,前者动如脱兔,后者静若处子,看似相悖,实则互补。这互补里藏着门道,单是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便让不少初学者在失衡与协调间反复揣摩。
每周,李燕侠都会精心安排训练时间,协调服装和音响等。“坚持这件事,难在日复一日,”她说:“可当健身成为热爱,那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能坚持。”
令她欣慰的是,队员们互帮互助、热情高涨。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团队参与的2023年和2024年全民健身日展演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当时队伍刚完成转型就要登台表演,确实面临不少挑战。”李燕侠回忆道。由于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时间安排上经常出现冲突。面对这种情况,她细心协调每个人的空闲时段,将零散的碎片时间巧妙拼接成完整的训练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展演当天音乐响起,全体队员整齐划一的动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这样的成功并非偶然。在筹备今年1月海宁武协年会表演期间,李燕侠再次面临严峻挑战。寒冬腊月里,她不仅要带领队员们抵御寒风,还要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排练场地。她回忆道:“队员们特别给力,大家分头联系,最终解决了场地问题。”
正式演出时,团队创新的表演编排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巧妙融合八段锦的沉稳、大舞的灵动以及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精髓,通过精心设计的队形变换和人数组合,为传统健身气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李燕侠看来,健身气功的“形、气、神”,恰是人生三重境的写照——迷茫、执着与顿悟。她感慨道:“这些年,队伍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少,但留下来的都找到了运动的真谛。”
如今,这支队伍已从单纯的健身团体成长为全民健身的推广使者。队员们不仅勤练不辍,更主动向亲朋好友传授功法要诀,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行列。
李燕侠(左三)带领大家练习健身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