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24天!
我市8月高温天数破纪录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0012版:爱海宁·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潞 居秋渊

  通讯员 孙凌峰 史天博

本报讯  谁能想到,已经进入八月下旬,高温依然“火力全开”。截至8月26日,我市8月高温天数已达24天,打破了2022年的23天高温纪录,创下8月连续高温日数的历史新高。预计这样的炎热天气还将持续至9月。

虽已进入处暑节气,但副热带高压依然强势控场。午后出门,室外像蒸锅一般,暑气丝毫未减。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9月2日前,我市最高气温一直在36-38℃之间,午后偶有分散性雷阵雨,但因范围小、雨量不均,对缓解高温作用有限。据了解,本轮高温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同期罕见。

持续高温从何而来?市气象台预报员孙凌峰表示,8月以来,北方西风带活动偏弱,导致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并长期盘踞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市持续高温。

高温何时缓解?预计9月2日起,副热带高压将东退减弱,午后雷阵雨增多,高温有所缓解。但3日起副高可能再度增强,高温或将反复。

高温之下,市民如何应对?持续高温下,防暑降温尤为重要。据市中医院透露,近期该院接诊了多例中暑患者,其中以户外作业人员及老年人居多。中暑人群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老年人,因身体散热机能减弱,且往往不愿使用空调,导致即便在家中或短时外出也存在较高中暑风险;另一类则以青壮年为主,大多有明确的户外高温作业经历,如长时间在烈日下劳动。此外,近期也有不少在高温、高湿、通风不畅的密闭环境(如装修工地)中作业的人员出现中暑,这类环境同样极易引发中暑。

市中医院一病区急诊医学科医生史天博提醒,高温时段应尽量减少外出,室内宜开启空调,并注意及时补水。户外工作者应降低劳动强度,大量出汗后不仅要充足饮水,还要保持正常排尿量,才能有效调节体温。如出现头晕、恶心、无力、抽搐甚至意识障碍等症状,须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就医。

热浪滚滚,何处寻清凉?西山防空洞作为我市避暑点之一,洞内温度稳定在25℃左右,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30-17:30(周一闭馆),预计将开放至9月中旬。市民可自行前往,尽享夏日中的一抹清凉。

高温笼罩下的城市。■大潮拍客 天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