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会
本报讯 为解决“秸秆去哪儿”问题,长安镇打造了一条环保产业链,今后,长安老百姓,不仅不用再为秸秆去哪儿发愁,这些秸秆反而会变成增收的“宝贝”。
近日,记者来到长安镇泰山村海宁西部现代园艺基质中心项目(以下简称基质中心),只见工人们正加紧安装大型设备,两条生产线已基本成型。
“这些都是定制的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农作物秸秆和园林废弃物变成园林基质,用于苗圃生产、育种栽培、土壤改良等领域。”项目负责人章瑜杰介绍,接下来将抓紧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11月份可以投入使用,可实现每日综合处理利用农作物秸秆20吨,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绿色低碳共富”新模式,由泰山、辛江、大型、陆泽四个村共同抱团出资建设,还吸收了近300户低收入家庭、500余户农户入股,入股后享受固定收益。
将在今年11月与基质中心同步投用的,还有边上的泰山村花卉种植高标准连体钢大棚项目和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中心(仓储中心)项目。
花卉种植高标准连体钢大棚项目占地面积约28亩,新建11座独栋温室和2座连体温室,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排水设施、灌溉管网、环境控制系统、电气设施等,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5万元。
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中心(仓储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7亩,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可一次性存储农作物秸秆4000吨,年收储秸秆30000吨以上。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钢机构施工。建成后,预计将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
“仓储中心、基质中心、花卉大棚三个项目,形成了一条基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章瑜杰介绍,收来的农作物秸秆经过仓储中心加工粉碎后,通过传送带直接输送到基质中心加工成园林基质,再输送到花卉大棚进行花卉新品种培育、引育以及精品花卉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种植。
未来,泰山村将以这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扩大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基质中心内工人们加紧安装大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