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伟
王国维在北京有多处旧居,其中有一处在织染局胡同。1923年至1925年,他曾短居于此。我去寻觅王国维旧居,采撷这位国学大师的生活片段。
织染局胡同在东城区,位于地安门东大街以南,北河沿大街路西,明代,织染局是内织染局衙署所在地,负责染造供皇室使用的丝织品。清代乾隆年间,织染局迁到海淀昆明湖畔,这里逐渐变为民居街巷。
王国维早期赁屋,居住在宣武门内新帘子胡同。那时,他参与编纂《浙江续通志稿》,另作《雍正〈浙江通志〉考异》及《乾隆浙江通志考异》考证之作,还为乌程蒋氏编藏书志,历经四年。忙碌一阵过后,1922年,他终于答应北京大学的第三次邀请,受聘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边教书边撰写《两浙古刊本考》,考述浙江古代历史文献。
当时,王国维名声响亮,日子渐渐过得有起色。1923年,他经人推荐,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陪伴溥仪读书、撰文,食五品禄,相当于兼职“高级顾问”。随后,他为了交通方便,搬进了织染局10号。
织染局10号这处旧居在胡同西口路北,坐北朝南,二进宅院,改建时保留了硬山顶砖木结构,增设中式庭院。先前居住着近代思想家、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反对旧礼教和儒家学说的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吴虞。他搬走了,王国维搬进来,两位风格不同的文化名人擦肩而过。
这时,王国维为乌程蒋氏编藏书志基本结束,编成经、史、子三部,集部至元末,明朝则为草稿。在这里,他撰《殷虚书契考释序》,始校《淮南鸿烈》,作《梁伯戈跋》《颂壶跋》《唐贤力宓伽公主墓志跋》,校《抱朴子》,始草《魏石经续考》。1923年,王国维受溥仪命,清理景阳宫等处藏书,作《肃霜涤汤说》《明钞本北磵集跋》。12月,他的《观堂集林》二十卷样本印成,文二百篇,诗67首。1924年,法国人伯希和寄来《秦妇吟》全卷影印本,王国维取与另本相校,作《唐写本韦庄秦妇吟又跋》。他还撰成《论政学疏》《明内阁藏书目录跋》《散氏盘考释》及跋,作《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金文编序》《吴王夫差监跋》。这时,他的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期间,罗振玉曾经进京,住王国维家,两人共检理内府藏书。
1925年初,清华大学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王国维接受了清华的礼聘,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世称“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他为了教书方便,从织染局10号搬到清华园西院17号、18号居住。他在织染局10号居住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王国维居住时叫织染局,1965年定名为织染局胡同,大院门牌号从织染局10号改为了织染局胡同29号。织染局胡同历经多次改造,特别是因为玉河改造,胡同部分宅院变化较大。2022年,织染局胡同入选首批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这条承载了厚重历史的胡同,如今蜕变出新面貌。
今天的织染局胡同29号,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门庭深深,青竹环绕,继续着它承载文化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