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晨希
本报讯 近日,全球最大单体膜结构展馆——越南国家会展中心正式落成。其屋面使用了总展开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中国产PTFE膜材,均由浙江汇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锋控股”)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供应完成,标志着国产PTFE膜材正式登上国际舞台。
走进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的汇锋控股PTFE膜材生产车间,四条生产线正高效运转,经过玻纤布烧毛、PTFE乳液浸胶、干燥烧结等多道工序后,一卷卷PTFE膜材从传送带上缓缓产出。这些轻薄如纸却强韧似钢的材料,即将打包发往港口。
“目前,4条生产线24小时满产运转,日均产能可达2500平方米左右。接下来我们还将引入新的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产能。”汇锋控股PTFE事业部总经理林青松一边带领记者参观车间,一边分享起背后的研发故事。
2018年7月,汇锋控股正式启动PTFE膜材研发。“那时国内大型建筑用膜材几乎全依赖进口,我们就想做出中国人自己的PTFE膜材,让‘中国智造’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林青松回忆道。
研发初期,团队每天都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完成量化任务绝不下班。“PTFE膜材作为水性高分子材料,技术门槛高,从设备调试到工艺优化都面临重重挑战,整整十个月,我们每天都在解决新问题。”林青松说。
2019年,研发团队带着初代样品踏上奔波之路,十余次往返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面对面收集客户反馈,同步启动型号设计工作。2020年,产品正式进入海外评估阶段。
历经一年半的验证,2022年,汇锋PTFE膜材终于通过海外初步认证。这一突破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企业信心倍增,随即针对检测反馈逐项开展优化。
“我们前后累计完成了60余个项目。其中,2022年衢州体育馆5万平方米的PTFE膜材项目中,我们供应了15%的膜材;2023年海口新海港超5万平方米的PTFE膜材项目全部由我们供应。此外,产品也陆续进入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林青松介绍,这些项目不仅为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成为叩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金名片”。
然而,当越南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启动招标时,摆在汇锋控股面前的是一道“超纲题”。“我们需在半年时间内交付14万平方米PTFE膜材,如此巨大的供应体量前所未有。更棘手的是,项目所需的EC3/4纱线国内年供应量仅约30吨,而此次用量高达90吨,相当于历史平均供应量的6倍。”林青松坦言。
面对困局,汇锋控股与上游供应商迅速建立紧密协作机制,从纱线生产到膜材制造,整个产业链高效联动、协同攻坚。经过5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最终以超95%的产品过检率,提前完成供应任务,这也标志着国产PTFE膜材首次成功应用于海外大型项目。
“这次越南项目上我们PTFE膜材厚度仅约0.7毫米,每单位平方米的克重低至1.25千克,但具有很强的抗蠕变性能。”林青松拿起手边的PTFE膜材样品向记者展示,“它还兼具耐老化、自洁、阻燃防火、透光等性能。和欧美日同类产品相比,我们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性价比优势十分显著。”
产品能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离不开企业对研发的执着坚守。“我们近三年研发投入约4000万元,并与上海交大、南京玻纤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聚焦行业技术难题开展持续攻关,让产品真正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汇锋控股党支部书记、副董事长苏珏介绍,目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00余项,并设有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站。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承担的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于今年6月顺利通过验收。
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环保装饰材料,建筑膜材,农业产业用布、工业产业用布,广告喷绘材料等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除PTFE膜材外,汇锋控股还研发了高性能持久阻燃膜材、超耐候PVDF合金膜、水性环保抗菌面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体育竞技、环保设施、新能源、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我们将不断加码研发投入,争取承揽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项目,推动中国膜材强势走向全世界。”苏珏表示。
越南国家会展中心屋面使用的PTFE膜材均由汇锋控股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