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云荒新材: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闯出新天地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第a0003版:潮城·政经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朱晨希 刘芳璐

清晨6点,朝阳揉开云絮,将鹃湖染成一片碎金。正绕湖晨跑的海宁云荒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良敏不由放慢脚步望向远方,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尽收眼底。“海宁就像一位老友,见证了我的成长,更陪伴着云荒新材一路发展。”

几年前,怀揣着创业梦想的蔡良敏来到这座钱塘江畔的江南水乡;如今,作为国产高端电子浆料领域的破局者,他正带领云荒新材,在这片创新沃土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九年积淀启新程

2006年,蔡良敏从江西赣州考入上海大学微电子专业,就此与电子信息产业结缘。“当时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我也很感兴趣,所以本硕都选了微电子方向。”蔡良敏回忆道。

2013年硕士毕业后,蔡良敏入职杜邦中国上海分公司,在技术研发与市场销售岗位深耕九年。这段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电子功能材料领域被国外巨头垄断的行业现状。“越是被‘卡脖子’,越要闯出新路。”说起这些,他依然满怀热忱,“电子浆料作为电子制造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市场洞察,既让我看到了国产化替代的迫切性,更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

怀揣创业梦想的蔡良敏开始寻觅伙伴,“我联系了三位行业资深从业者,孙光朋精通电子浆料大生产以及运营管理,朱小龙专注电子浆料研发与技术创新,管春风则是终端客户代表专注应用技术。”令他惊喜的是,“四人团”迅速达成共识,不到一周便完成了云荒新材创始团队的组建。

选址是创业的关键一步。蔡良敏考察了苏州、昆山、宜兴、宁波等地。当来到海宁时,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让蔡良敏眼前一亮。“鹃湖的生态景观、浙大海宁国际校区的创新氛围、万物工场的产业配套都让我十分惊喜。更关键的是,‘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与企业高度契合,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正是初创企业的刚需。”谈及选址经历,他深有感触。

选择海宁,同样离不开招商团队的高效服务与政策支持。“2022年9月签订投资协议后,经开海昌招商团队立即跟进,10月就协助我们完成了合同签署和公司注册,整个流程高效顺畅。”蔡良敏对当时的服务记忆犹新。

此外,海宁推出的人才引进补贴、研发补助、厂房租金减免等政策,更让初创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进一步坚定了在海宁长期发展的信心。

同年9月,云荒新材正式签约落子海宁科技绿洲,标志着海宁与云荒新材的“双向奔赴之旅”正式启程。

在“卡脖子”领域凿出光

万事开头难。即便拥有成熟的技术架构与全链条人才,云荒新材起步阶段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创业初期,天使投资人突然撤资,资金链几近断裂,但研发不能停,产品必须推进。”如今回忆起那段经历,蔡良敏仍神情凝重,“当时我们只能优先完成一层厂房的局部改造,搭建了一个150平方米的临时实验室。为了满足电子浆料打样与印刷测试的严苛要求,我们还用加湿器和加热器模拟生产环境,确保温湿度始终稳定在23-25℃、60%的工艺标准范围内。”

转机出现在2023年4月,新的天使投资如同及时雨,让企业研发正式驶入快车道。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云荒新材争分夺秒推进产品研发,并陆续向潜在客户寄送测试样品,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2024年7月,云荒新材迎来了重要突破——成功获得全球被动元器件龙头企业的试量产订单。

然而喜悦尚未消散,困难便接踵而至。“我们内部产品质检完全达标,但客户反馈产品外观存在瑕疵。”面对这一情况,蔡良敏带领团队立即对生产工艺的各环节展开排查,“我们先后送样测试十余次,并与客户进行半成品互检,但始终没能找到问题所在。最终,我们决定带上自己的材料进驻客户生产现场,与客户共同开展实验,逐一排查影响因子。”蔡良敏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反复验证,终于锁定问题根源是浆料烧结厚度以及与基板兼容性的偏差。这一关键突破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头部客户的量产订单,更是打破国外垄断,打开了高端电子浆料市场的大门。

与此同时,云荒新材构建了快速响应机制:从客户需求提出到样品交付仅需2-3周,根据反馈意见,产品迭代周期可缩短至1-2周,极大提升了供应链协同效率。

凭借硬核的产品与高效的响应速度,云荒新材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2024年底实现规模化量产,今年上半年达成千万级销售。预计今年全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并达成盈亏平衡,明年下半年将启动二期厂房扩建工程。”蔡良敏告诉记者,云荒已与9家客户达成合作并实现稳定批量供货,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等领域。

闯出属于云荒的新天地

走进云荒新材办公楼,这里没有传统的独立办公室,所有员工都在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中协作办公,可以随时进行“头脑风暴”。“云荒新材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透明、平等、公开’的企业理念。”蔡良敏介绍道,“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层级观念,在这里没有所谓的‘老板’,同事之间都直呼其名,让每位员工都能畅所欲言,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这一企业文化不仅滋养着人才成长,同时也推动着技术创新。截至目前,云荒新材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成功研发近60款产品,覆盖片式电阻、钽电容、射频器件及厚膜集成电路等多个应用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云荒新材“片式电阻浆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成功入选嘉兴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对蔡良敏而言,落户海宁既是新起点,也意味着新使命。“云荒”二字取自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壮阔意境。“诗句描绘的是登高望远的视野,也是突破局限、探索未知的勇气。”蔡良敏阐释道,“我们要把产品创新做足,把团队建设得更有凝聚力,未来一定能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闯出一片属于云荒的新天地。”

蔡良敏站在落地窗前,目光投向窗外的海宁科技绿洲,心中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当下要持续深耕现有产品线,把片式电阻、钽电容等核心产品做精做优,力争3-5年内实现电阻、电容、电感三大核心业务的全场景覆盖,为打破国外垄断、推动高端电子浆料国产化进程注入更多‘云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