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平平 通讯员 高颖怡 整理
夏日的海洲街道,社区文化礼堂书声琅琅,村落活动室笑语飞扬。随着“潮润欣苗”品牌持续深耕,2025年“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的缤纷画卷全面铺开。这个暑假,23个社区(村)精心烹制了百余场特色实践“成长盛宴”。在这里,课本之外的世界鲜活展开,知识在指尖跳跃,情谊在互动中萌芽,青少年们沉浸在这座“没有围墙的魔法学校”里,收获着独一无二的成长印记。现在,让我们跟随四位小主人公的目光,一起走进这幅寓教于乐、润育新苗的生动图卷——
科学魔法秀。
社区小院的“温情密码”
魏鑫沂(12岁,东长社区)——
周末清晨的阳光刚爬上东长社区文化礼堂的窗棂,我的心就飞了进去!这里,总藏着比课本更鲜活的“知识浆果”,等着我去采撷。
社区的活动,像春天的花园,一茬接一茬冒出惊喜。最让我着迷的是“社区夜校”的漫画课。老师教我们捕捉五官的神韵,铅笔在纸上沙沙游走,僵硬的线条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间灵动起来。我对着镜子画自己的“表情包”,把同桌的鬼脸变成Q版小人儿,墨香里混合着阵阵欢笑。
要说最热闹,非“邻里文化节”莫属。我和小伙伴在垃圾分类游戏里“给垃圾找家”,当“废电池”卡片准确飞进红桶时,围观的爷爷奶奶比我们还激动;爱心义卖摊上,我用闲置的漫画书换来了隔壁楼妹妹巧手做的发卡;投壶区的笑声最是响亮,明明瞄准壶口,箭却调皮地“吻”上了旁边的花盆。就在这些闹哄哄的瞬间,爱分享零食的小妹妹、风趣幽默的老爷爷,这些邻居的面孔像糖果,甜甜地融进了我心里。
当暮色渐起,文化礼堂的灯次第亮起。银发学堂的爷爷奶奶举着手机,追着志愿者学拍晚霞,“咔嚓”声里夹杂着“滤镜怎么调”的讨论;不远处,叔叔阿姨们踩着跳操的节奏,那韵律感,比语文课本里的韵脚还要准。这里没有上课铃,却处处回响着生长的声音——知识在指尖悄然发芽,情谊在笑声里绚烂开花。
对我们来说,社区哪里只是家旁边的院子?它分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魔法学校!在这里,实践教会我们读懂“责任”二字,热闹中我们学会了“共情”的魔法。
指尖舞动的“非遗奇缘”
沈晨锌(12岁,金龙村)——
捧回“五好学生”的奖状,我期待的暑假也正式开启!因为每年此时,村里都会为我们准备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成长派对”。
活动名额总是“秒光”。我和弟弟早早就让爸妈“蹲守”春泥计划。幸运的是,我们抢到了好几场课:暑期安全、国防教育、非遗体验、魔方课程等。
最让我指尖发痒的,是“非遗魔法课”。宋锦扇子上的经纬仿佛在讲述古老故事,陶瓷画笔勾勒出独特的东方韵味。最难忘的是顶着烈日学舞龙。虽然汗珠滚落,但手中的龙杆仿佛有了生命,我们齐心协力,让彩龙在阳光下翻腾起舞,虎虎生风。原来,这些看似古老的技艺,经过我们的双手,也能焕发出如此蓬勃的活力。
活力四射的文体活动也少不了。跳绳可是我的强项。比赛那天,我早早热身,哨声一响便全力以赴,竟然刷新了自己的纪录——235个!那份突破自我的惊喜,至今难忘。村里贴心地为每位参与者准备了小礼物,大家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奖牌。
最让我有“拯救世界”使命感的,是魔方课程。家里那些“混乱不堪”的魔方终于有救了。经过三天特训,我成功从“一面复原菜鸟”晋级为“六面通关高手”。看着魔方在手中飞速复原,那份成就感爆棚。
这个暑假,我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在汗水中体会成长的快乐。每一场活动,都是点亮童年的一颗星。
心中种下的“家国小苗”
徐言(9岁,百合社区)——
这个暑假特别不一样。我,一个刚成为小学生的“新鲜人”,第一次踏入了百合社区“万名学生下社区”的奇妙世界。哇,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装满“五彩糖果”的魔法罐子,每一颗都滋味独特!
夏夜的露天电影趴,和小伙伴挤在幕布前看《二郎神之深海蛟龙》,晚风轻拂,光影流淌,快乐在心底冒泡泡;在“童声里的红色记忆”诵读赛上,我鼓起勇气朗诵《沁园春·雪》,台下小伙伴热烈的掌声,让我的心里“噗”地开出一朵朵小红花;“大暑寻凉意 古韵纳清风”里,我不仅学到了节气知识,还亲手制作了金光闪闪的非遗金箔画,古人的智慧真神奇;“夏日科学魔法秀”更是酷炫,“神奇的泡泡”“马德堡半球”“干冰云雾”……一个个奇妙实验,像钥匙一样打开了科学原理的大门。还有朗诵、书法、无人机培训……我像一块小海绵,拼命吸收着新知识、新本领。
不过,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是那场“科技铸剑,赤心报国”的沉浸式红色之旅。在爱国主义教育展馆,抗日英雄的故事听得我心头发热;亲手体验射击(当然是模拟的)、操控无人机、学习急救包扎,这一切都那么新奇又震撼。那一刻,我模模糊糊地懂了,我们今天能这样无忧无虑地探索、玩耍,是因为有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了和平的时光。摸着仿真步枪时手心微微出汗,我悄悄对自己说:要学习英雄的智慧和勇气,现在好好学习本领,将来也要努力成为守护家国的一分子!
这个暑假,我在社区的魔法课堂里,不仅交到了新朋友,还解锁了“故事大王”“急救小能手”“无人机小飞手”好多新身份。开学后,我一定要把这段像彩虹一样多彩的暑假生活,骄傲地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梨园”里的“小探险家”
沈天佑(10岁,梨园社区)——
暑假一到,我就奔向最爱的“梨小园·未来课堂”。这可是我们梨园社区专为我们打造的“成长乐园”,从一年级开始,每个暑假我都在这里开启奇妙的“探险”,收获课本里找不到的宝藏!
穿上志愿者的马甲,我感觉自己像个“家园小卫士”。清理绿化带里的塑料袋和烟蒂,给辛苦奔忙的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人送上清凉的矿泉水。太阳火辣辣,汗珠挂在睫毛上,但看着变干净的小路和叔叔阿姨感激的笑脸,心里那份成就感,比吃了冰西瓜还甜!
外出参观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的大屏幕酷极了,无数闪烁的光点诉说着城市的“脉搏”;税务大厅里,我第一次明白了“税收”这个大人常说的词是什么意思;在银行,阿姨教我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告诉我“小钱攒成大梦想”的秘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里,我知道了海宁最古老的树爷爷已经几百岁啦。每一次走进这些“大人的世界”,都让我惊叹不已。
社区的科普课堂更是“涨知识”神器!气象局的叔叔阿姨像天气魔法师,告诉我们风云变幻的奥秘和自我保护的法宝;反诈禁毒课堂讲的可都是“保命真经”——“陌生人的糖果不能碰”“奇怪链接是陷阱”,我都一字不落记在小本本上;消防和防溺水课超实用,灭火器的用法我牢牢记住了,社区阿姨的叮嘱也刻在心里:“游泳?必须要有大人守护神在旁边。”
“万名学生下社区”活动真是我的暑假宝藏。在这里,我不仅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更是在一次次“探险”中,变得比昨天更勇敢一点点,更聪明一点点。这座“梨小园”,就是我们梦想起飞的跑道!
制作非遗金箔画。
学习舞龙。
社区科普课堂学习气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