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天宇 通讯员 张锴霖
本报讯 近日,海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凭借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一例脑出血微创引流手术,为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事情要从几日前说起,当时,40岁的李先生突发意识不清,且频繁呕吐。家人起初误认为是醉酒,并未重视。然而,数小时过去,李先生仍未苏醒,家属意识到情况不妙,赶忙将李先生送往海宁市中心医院。
入院后,接诊医生第一时间对李先生进行详细检查。头颅CT显示,李先生正面临大面积脑部出血,出血量约70毫升。
为进一步明确李先生脑出血原因,医生迅速对他进行了脑动脉CTA检查,最终确诊李先生患有烟雾病。
烟雾病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烟雾状”异常血管网而得名。其核心特征是大脑主要供血动脉逐渐狭窄或闭塞,同时脑底形成大量代偿性的细小侧支血管。这些不成熟的血管容易出现脑梗或出血。
此时距离李先生发病时间已超过数小时,且烟雾病治疗手术必须慎之又慎,不能损伤颞部头皮血管及脑膜动脉。更麻烦的是,李先生的血肿细长且位于大脑功能区,传统开颅手术方式可能会对脑组织造成较大创伤。
时间就是生命,经过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讨论,一致决定使用神经导航手术机器人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
手术开始前,医生将李先生的术前影像资料导入手术机器人手术规划系统。该系统能融合术前多模态影像制订靶点及穿刺点,模拟穿刺通道,规避大血管及功能区,制订出最优穿刺路径。
手术中,在机器人的精准定位与实时引导下,引流管一次性成功置入到位,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同时,得益于手术机器人的帮助,手术用时大大缩短,最大程度降低了对患者的身体伤害。
术后复查CT显示,引流管位置理想,血肿大部分已被清除。目前,李先生已恢复清醒,身体情况明显好转,已转至普通病房接受康复治疗。
此次手术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海宁市中心医院在运用先进医疗技术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实力。近年来,海宁市中心医院已借助手术机器人开展多例微创颅内肿瘤病理活检、特殊部位出血(如脑干、丘脑出血)等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康复希望。
接下来,海宁市中心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运用更多先进医疗技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