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志伟 张平 俞伟慧 姚家莹
本报讯 位于黄湾镇的菜鸟家电杭州仓是浙北最大的家电物流基地之一,在淘宝天猫上购买的家电,收货地址是浙江的基本上都会在这里中转后发出。“这段时间,运往海宁乡村的智能家电日均发货量在100单左右。”物流仓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运往浙江乡村的智能家电数量同比增长约40%,而运往海宁乡村的智能家电同比增长约60%。
跟随运货的快递车,记者来到了丁桥镇芦湾村。村民褚雪芬今年76岁,她的儿子前些日子为她网购了智能指纹锁,现在她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指纹锁。而她的老伴刘金荣最喜欢餐厅里的智能电扇。
“打开电扇。”记者在他们家的客厅刚坐下,刘金荣就熟练地用语音打开了电扇。智能空调、智能马桶……记者在两位老人的家中看到近十样智能家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适老化智能家电在乡村遇到了更多新市场和新机遇。
除了智能家电,电梯这几年也成了乡村消费的一大热门产品。褚雪芬、刘金荣老两口住在4层自建房,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依赖儿子褚群海为他们装的家用电梯。“电梯门预留了足够空间,以后老人如果要用轮椅,上下楼也方便一些。”褚群海说。
随着95后新农人逐渐掌家,海宁的乡村消费观念也在加速转变。在丁桥镇永胜村,95后姑娘小祝正在筹备婚房,屋内人体感应灯、扫地机器人、洗烘一体机等智能家电一应俱全。“智能家电是我们年轻人自己装修的一个标配,手机点点就可以操作,特别方便。我家的电器基本都是成套联网,一个平台就可以控制房间里所有的电器。”小祝说。
记者发现,小祝挑选的智能家电,大多是一级能效,也就是最为节能的产品。她告诉记者,智能家电功能是“随叫随开”,要联网随时“待命”,所以会处于持续开启的耗电状态,为了减少耗电量,她挑选智能家电的原则就是节能。智能家电不仅在功能、能耗上有优势,价格上也很优惠。
“扫地机器人便宜了八百多元,零零散散的灯具、洗衣机加起来,总共已经便宜了近万元。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是装修还没弄好,有国补的电器就先买了。”小祝表示。
不只是在线上,不少年轻人还会选择去逛家附近的家电线下门店。在海宁建材家居城,位于地下一层的京东家电今年3月刚开张,目前销售额就已接近600万元,其中乡村家庭消费占六成。店铺负责人肖文峰告诉记者,这两年,海宁乡村市场对智能家电的需求量非常大,增速也很明显。以这家京东家电为例,有乡村客户就在店内购买了三十多万元的家电。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我市家电家居3C数码以旧换新已成功交易超10万件,补贴金额超1亿元,带动市场消费近15亿元。乡村旺盛的家电消费需求,带动了线下门店的扩张。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532家家电销售主体,乡镇门店销售额占全市的50%左右。
乡村家电销售的快速增长是我市消费市场活力旺盛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我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25亿元,总量居嘉兴第一。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带动下,我市汽车消费市场红红火火,2000万元汽车消费券拉动新能源汽车零售增长47%。8000余万元补贴资金带动我市汽车消费近8.5亿元;金银珠宝类消费热情不减,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10%,年轻消费群体崛起,黄金消费场景由传统婚庆向自戴、节日赠礼、情绪消费等领域延伸。截至目前,我市“以旧换新”资金已使用2.4亿元,拉动消费近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