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伟
硖石街上很早就有警犬。在我儿童的岁月里,我认识了这条身材高大、红棕色皮毛的警犬。那时,物资贫乏,狗也很少。对我来说,记忆里只有这条狗。
警犬住在公安局的大门口。那时,在我的眼里,警犬比我高大威武,相貌堂堂。它被拴在门口的柱子上,有时站着,有时趴着,有时走来走去,眼睛里光芒四射。由于大门口有屏风,门口通道变狭,它几乎挡住了门,它摸高可以过门框,你休想绕过它走进去。
去食堂要经过大门。那时,大部分家属住在后院,而我家住在院外,相距五十米,于是就要经常与警犬打交道。开始,我怕它,进门前,往往先往里望一望,看警犬在不在门口。警犬有时不在门口,它的主要职责不是门口站岗。
假如警犬在的话,要找伯伯叔叔把它吓唬住,让它不动,让它不叫。那时候,警察人数不多,家属都认识,还喜欢与我开玩笑。
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是我长大了些,经常和警犬见面,它像熟悉了,见我不叫了,我感觉它在朝我微笑。它趴着的时候,看见我进门,友好地看着我,没有起身。于是我对狗有了亲切和温暖的感受。我有时逗它玩,有时与它说话,它表现得温顺。
“它是有户口的狗。”大人们逗趣道。叔叔抖着手里的灰色本子说:“有这本本,才能每天有肉吃。”那时有肉票,买肉要有票,不同时间,成人每月只有半斤肉票,难得吃肉,而狗几乎天天有肉吃,不过可能量小,也不能满足它的胃口。
我最喜欢食堂里的伯伯,一般进院去就找他们,打饭菜、买馒头。有时能够买到白面馒头,那时大部分是黄馒头。警犬看见伯伯也最高兴,他往门口走,警犬就吐着舌头,知道有肉吃了,从他手里可以吃到好东西。
警犬是经过技术驯服用于侦察破案的工作犬。有时在门口不见狗,我问,“王王”去哪里了?他的叫声是“汪汪”,声音软弱时,听上去像“王王”。“外面去了。”有伯伯或者叔叔回答。后来,我知道警犬去破案了,这是它的主要职责。那时听到有大的案件了,警犬就不在大门口,一定跟着伯伯叔叔出差去了。它有时还上夜班,与伯伯叔叔一起忙个通宵才回来。第二天,看它脸色疲倦,趴在门口睡一会大觉。成功破案后,伯伯叔叔围着它,像是为它庆功。那时的警犬作用大着呢!
警犬聪明是公认的。说它嗅觉、听觉器官的功能发达,我也时有感触。有一天傍晚,我在虹桥边的市河码头上看警犬洗澡,有位叔叔做了个表演,把手里的铝钥匙给警犬看了看,然后扔向河中。待叔叔发出手势后,警犬从两米多高的石岸上跳入河中,一会衔着钥匙浮出水面,从台阶上跑上来。记得刚有双轮摩托车的时候,伯伯叔叔在大操场训练,警犬也去了。它去追摩托车,速度一点不比摩托车慢。
过了几年,我长大了,警犬也老了。终于有一天,这位地方安全保卫的功臣消失了,公安局门口就再也没有见到警犬。然而这条警犬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