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宇宁
这段时间,假如你经过黄湾镇的凤凰山,会发现北坡下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
8月6日,海宁市农业领域重点工程——海宁黄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中的现代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科创中心)通过主体结构工程验收。这标志着这座承载着海宁农业创新梦想的重要载体“骨架”正式成型,为项目后续高标准、高质量竣工及投入使用筑牢了坚实根基。
项目效果图。
项目名片:农业科创中心项目是海宁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现代化农业创新引擎。项目定位为集农业实验室、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科技服务、人才集聚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创新平台,旨在成为驱动海宁农业产业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农业硅谷”。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同时纳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对象名单。项目用地面积达20.07亩,总建筑面积21888.8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463.94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4424.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3164.6万元。
海宁黄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自2024年8月30日开工以来,始终坚持“党建红”引领“建设优”,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将组织生活开到施工一线,把廉政监督嵌入建设全程。“从图纸到实体,我们用‘农发速度’回应了新时代农业创新的迫切需求。”海宁市农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裴华锋说。
项目推行“1+3+X”管理机制,以多方联动、责任共担为理念,做到统一目标、各司其职、信息互通、问题共解。“1”指建设单位负总责;“3”包含代建单位统筹协调、监理单位严格过程管控、施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X”涉及市监督站依法监督指导、勘察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全过程咨询强化专业协同。各方通过定期协调、风险预警、联合检查等机制,保障工程优质、安全、高效推进。
此外,以项目临时党支部和“清廉工程”建设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一线推进,同步推动项目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以深化党建引领有效推动工程项目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落地。
在项目推进的每个阶段,市农发公司秉承“安全与质量并重”的重要理念,不仅追求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更将安全视为项目成功的基石。不断深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规范,确保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力保项目建设全程安全无虞,实现零事故目标。
定期开展项目检查。
科创新高地涌动“农业新势能”
钱塘江畔稻浪翻滚,科创引擎蓄势待发,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业科创综合体蓝图已然绘就。
“我们将围绕‘筑巢引凤’强磁场、‘科技成果’孵化器、‘提升能级’动力源、‘现代农业’新标杆这几个关键词,为农业创客们量身定制创新沃土。”裴华锋说。比如,在先进的研发实验室里,智能培育设备随时待命;敞亮的办公区,志同道合的伙伴围坐讨论,农小二服务团队常驻解答难题,让创业者轻装上阵。
市农发公司充分对接省农科院和浙大等科研院所资源,加大农业科研企业孵化力度,为农创客提供农业科研成果展示和转化的平台,同时深度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加速前沿农业科技成果在海宁市农业经济开发区高效转化、落地生根,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这将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放宽限制,完善政策,以优越的位置、宽松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良好的服务吸引众多产业,激发各类主体投身现代农业,推动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主体验收的圆满完成吹响了项目冲刺全面竣工的号角。下一步,市农发公司将继续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确保2026年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凝结着智慧与汗水的“创新引擎”,将为海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创新动力,谱写现代农业的崭新篇章。
项目施工现场。
项目加速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