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沈国勤:起毛机研发是件一辈子的事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003版:潮城·政经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者按:大潮澎湃,每一朵浪花都是奋斗者的身影。新时代赋予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今起,市传媒中心推出“传承海宁精神 增强发展动能”——《奋斗在潮城》系列报道,聚焦各行各业、不同群体代表在潮城不忘初心、担当实干、爱岗敬业、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通过捕捉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个体闪光点,折射与时俱进践行“猛进如潮、敬业奉献”的海宁精神,以朵朵浪花托举起潮城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永葆海宁精神持久的生命力。

■记者 凌姝燕  实习生 郑湘霓

MA876A、MA877、MA879、MB826D……说到起毛机型号,今年40岁的沈国勤如数家珍。在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这位起毛机课题组负责人已用16年光阴将自己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小白”淬炼成手握19项专利的研发“大神”。

如今,行业的齿轮飞速旋转,自小心怀机械梦的沈国勤依然以热爱为名,沉潜于起毛机这一方天地,专注刻下精进的年轮。

沈国勤(中)带领团队研发新产品。

逐梦之路的回甘,来自初心。

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纺织后整理设备起毛机、剪毛机、烫光机等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的企业。其中,起毛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比较大,能达到80%以上。

2009年,沈国勤大学毕业,因为对机械的热爱,他通过社招进入海宁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亲眼看着一张张图纸变成一台台机器,他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经常不知疲倦地一画图就是几个小时。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虽然专业对口,但纺织机械的复杂远超书本——它要求研发人员不仅精通机械运转原理与零件构造,还需深谙纺织原料特性与工艺流程。

“一开始,有点难。”沈国勤坦言,幸运的是,公司里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王载椿成为了他的领路人。当时,车间里流传着一句话:“载椿弄出来的机器,没什么好担心的。”这句朴素评价,就像一粒种子深植于沈国勤心中。

“我的目标,是有一天也有人说‘国勤弄出来的机器,没什么好担心的’。”接下来几年,沈国勤追随王载椿的身影,在图纸线条与机器轰鸣中反复穿梭,不懂就问、不懂就学,磨砺出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如果说,王载椿为沈国勤漫长的奋斗旅程点亮了灯塔,那么公司的技术中心主任张少民则点燃了他心中的创新火花。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少民带领企业研发人员大胆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纺织后整理设备。在张少民的指导下,沈国勤每天都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知识,“技术要精进,除了深研与积累,创新必不可少。”

突破不止:

“爆款”产品的硬核进化

当基础厚积到一定程度,突破的渴望便如春笋破土。

2013年,沈国勤参与了MA878起毛机的研发。就在同一年,他首次独立担纲,在MA878的基础上潜心改进,成功推出MA876A起毛机。

这款能驾驭绝大部分面料生产加工的通用机器一问世,便惊艳市场——有客户当即豪购30台。之后很多年,MA876A起毛机一直是公司的支柱产品,直到现在依然是畅销“爆款”,更在2015年获得嘉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2014年底,沈国勤主导研发的ME813起毛机大胆革新,改传统减速起毛为新型加速起毛,并采用传感器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起毛效率和稳定性,并获得了发明专利。他的能力,也获得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2015年,沈国勤正式成为了起毛机课题组负责人,也迎来了更大、更能证明自己的舞台。“现在共有5个人开展起毛机研发,每年保持起码2款新产品的开发进度。”沈国勤介绍。

有一次,马桥一家经编企业提出超宽起毛机的特殊需求。为保证设计质量及进度,沈国勤带领团队直面当时行业内最大4米幅宽带来的技术难关,采用边验证、边设计的方式,改进、加强了关键辊体零件的支撑结构,优化了导辊闷头结构、薄弱传动结构,解决了长辊零件高速抖动、受力易弯曲等问题。

不久前,MB821高效起毛机完成最终测试,令课题组为之振奋。这是去年年底福建客户的订制产品。接到这一订单后,沈国勤与团队成员反复修改方案,首次采用全伺服控制系统,使这款产品相较以往的异步电机,起毛更稳定、生产更节能。

每一次突破背后,是难以估量的压力和汗水,也有无与伦比的兴奋和满足。

坚守未来:

传承“火种”的智造征途

小时候的机械梦,终于在工作岗位上成为现实。沈国勤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想法,不断学习、锤炼,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目前,手握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共19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5个。

如今,“钻”下去依然是他不变的信条。

“我们研发产品,要满足客户需求,也要引领市场。”沈国勤认为,研发人员要密切接触市场,掌握最前沿的市场资讯,进而设计出引领市场的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去年,沈国勤再次对MA876A开刀升级,历时近一年,终于锻造出更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MA880智能起毛机,赋予其更多智能化功能。目前,该设备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试生产。

16年专注一件事,沈国勤已悄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研发“大神”。他深知,技术之河奔涌不息,需要代代接力。作为起毛机课题组负责人,他以兄长的姿态肩负起“老带新”的传承使命,与团队成员共同奋斗。

他将王载椿和张少民当年传递的信念与经验,融入日常点滴:图纸前,他耐心为团队成员剖析结构奥义;车间里,他手把手示范调试关键参数,为公司发展积蓄人才力量、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他也常言传身教:在这一行沉潜,既需“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与攻坚克难的韧性,更离不开触类旁通的思考智慧。

热爱、突破、坚守,这是沈国勤正在走的道路。未来征途上,他也为起毛机课题组定下了一个目标:研发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在行业浪潮中勇立潮头。

沈国勤在研究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