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96架政务无人机助力我市基层智治迈向现代化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002版:潮城·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董维刚 章添  通讯员 凌芳

本报讯  海宁建成全国首个政务航空基地,在政务航空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应用场景,96架政务无人机形成3分钟快速响应圈,在火灾扑救、事故处置、执法巡查等工作中,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我市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近日,在浙江潮鹰科技有限公司政务航空指挥室,执飞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布设在市中心菜场附近机巢里的一架无人机稳稳起飞,一路沿着教育园区、鹃湖方向巡查,地面上建筑和行人清晰可见。与此同时,全市境内共有5架政务无人机正在执行飞行任务。

“我们的飞手派驻在各个服务单位和镇街,每天都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执行飞行任务,解决各种社会治理问题。”公司政务航空部经理马文琦介绍,为应对在执飞中遇到的勤务冲突,公司建立了一套协同机制,比如,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发现火灾或者交通事故,这时就会启用优先级接管,等处理好突发状况后,再交给另一名飞手继续进行常态化巡查。

目前,我市已经构建起三级指挥平台,36个地面指挥室、74个自动机巢建成投用,政务无人机数量达96架,形成3分钟快速响应圈。这些无人机不仅能快速协助处理地面火灾、交通事故等,还可以精准识别未戴头盔、车辆违停、占道经营、桥梁病害、船只预警、河道漂浮物、违章建筑等,覆盖25个高频场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政府统管基建、国资统筹运维、多方购买服务”的市场化模式,围绕城市治理、应急救援、治安维稳等公共政务需求,持续挖掘低空场景深度,扩大应用覆盖面。截至7月底,全市无人机执行任务超过1.5万次。

政务无人机投入应用后成效显著。我市巡航区域内交通事故处理速度同比提升39%,二次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92%,交通类事故处置人力投入同比缩减33.3%,人工入企检查次数减少15%。“特别是在应用场景方面,我们开发了消防、气象等新场景。比如在消防方面,除了辅助侦测火情之外,还可以使用大载重无人机,对高层建筑或者厂房开展喷水灭火,通过无人机的运用,使我市社会治理手段更加现代化。”公司市场部经理任松鑫说。

无人机从机巢起飞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