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厉 通讯员 都玲莉
近日,马桥街道首届全民健身户外运动周活动落下帷幕。据悉,此次全民健身周活动,引入了瑜伽、八段锦、跳绳、健身操等特色课程,累计吸引超500人次参与,以“小而美”“广而精”的形式点燃群众运动热情。
从“一日狂欢”到“一周精彩”
8月7日晚,新场社区家宴中心外的户外篮球场被柔和的灯光点亮,90余名居民在专业教练带领下完成了“百人瑜伽”首秀。与往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集中活动不同,今年马桥街道将健身日拓展为健身周,设置瑜伽、八段锦、亲子舞蹈、健身操、跳绳五大课程,分散在8月7日至13日的五个晚间时段开展。
“过去单日活动预算超2万元,但只能覆盖百余人。”马桥街道党建办副主任肖小娟介绍,今年采用分日分项模式,总成本控制在5000元以内,参与人数却提升至每场近百人次,既节省了活动开支,又让居民有更多选择。
翻开课程表,记者注意到,健身周期间,每天的运动项目精准对应不同人群需求:亲子瑜伽促进家庭互动,八段锦吸引银发一族,跳绳成为青少年“打卡”热点,健身操和舞蹈则覆盖中青年群体。“我们前期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细致筛选,侧重于大众普及率高,又简单易学的运动。”肖小娟解释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安全,马桥街道选择了新场社区笼式篮球场作为固定场地,每场配备5名志愿者维持秩序,并提供部分瑜伽垫、跳绳等专业器材。新场社区还免费供应矿泉水,解决居民饮水需求。
健身周不少居民全勤“打卡”
在健身周首期瑜伽课上,记者看到,瑜伽教练李丽正耐心指导居民做出各类瑜伽基础动作。“今天的课程主要是帮助居民,进行灵活脊柱和肩颈拉伸。”李丽坦言,考虑到大多数居民没有瑜伽运动基础,肩颈不适又是困扰当代人的通病,为此才专门为全民健身周量身打造了这项课程内容。
像李丽这样的公益教练,在健身周期间会出现在每个运动项目的现场。“针对健身周,我排摸了一批专业教练资源,既有本地的机构教师,也有市级文体骨干。”肖小娟表示,所有教练均通过教学能力评估,且具备专业资质。
“现场氛围特别好,每天晚上安排一场不同的运动,总有一款适合你。”带着孩子连续参加三场健身周活动的居民陈诗渊告诉记者,孩子们对今年健身周的形式特别惊喜,一到晚上6点半就主动要求来体验。“既能避开高温,又有专业的老师带领大家‘解锁’全新的运动类型,每天在空调间里待久了,能这样动一动,真是太舒服了。”陈诗渊分享道。
随着8月13日,最后一期跳绳课程结束,健身周画上圆满句号。与此同时,马桥街道的全民健身计划并未止步。肖小娟透露,后期街道还将建立居民健身偏好数据库,未来可能按投票热度,将部分居民喜闻乐见的运动课程固定下来,以每周一期的形式常态化开展。
从单日到一周,从集中到分散,马桥街道用创新思维破解了全民健身“覆盖面窄”“持续性弱”的难题。这场没有繁琐流程、没有豪华舞台的活动,用最朴实的方式让运动融入群众生活,生动诠释了“全民健身”的本质要义。正如一位居民在朋友圈所写道:“活动圆满结束,运动永不止步。”
居民跟着教练在练习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