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陈奕禧:“香泉体”书法大家

日期:08-16
字号:
版面:第a0011版:紫微山       上一篇    下一篇

清代有一位贡生,在担任深泽(今河北省深泽县)县令时,于闲日游当地之大忍寺,觉得口干,就饮用了寺旁之泉水,顿感香甜无比,沁人心脾。他在寺里小憩之后,作了一个决定,在此泉旁筑一石亭,仿欧阳修之“醉翁亭”、苏东坡之“喜雨亭”而作“香泉亭”,并将“香泉”作为他自己的号。这位贡生,就是清代康熙帝十分赞赏的书法大家陈奕禧。

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又字子文、文一,号香泉,海宁盐官人,贡生出身。贡生是科举时代一个名词,就是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意思是将人才贡献给皇帝。

陈奕禧自幼习书,书法取法晋人,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较大。他精勤钻研书法,小楷以稳称著称,大字条幅沉着浑融,有“用笔千古不易之正宗”之誉。《海宁渤海陈氏宗谱》记载:“公翰墨妙当代,海内翕然,称之曰‘香泉先生’,故香泉之号独著。”故而在当时,他的书法被称之为“香泉体”。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官户部郎中分管大通桥。有一次,康熙帝乘船经过此桥,听人说起陈奕禧书法很好,便命他登上御船,令他于绢上写字。他从容登上御舟,铺绢染墨,一挥而就。康熙帝龙颜大悦,赞赏有加。康熙得知他是一介贡生,并无科举功名,却有如此书法功力与诗名,便将他破格召入直南书房。后出任贵州石阡府知府,康熙四十七年(1708)擢江西南安知府,修学宫、纂府志、兴文教,卒于官(即卒于任内),年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