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砚峰
本报讯 此处花开胜“桃源”。8月14日晚,盐官镇桃园村灯光璀璨,一场以“乡村振兴 富美同行”为主题的“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暨“大桃园”乡村组团片区产业融合发展交流活动拉开帷幕。活动伊始播放的短片,生动呈现了“大桃园”片区从一片花到大花海、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蝶变历程,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
作为活动的重头戏,《“大桃园”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五大行动》正式发布。该行动聚焦党建联建,明确了五大具体抓手:党建引领提升行动,将深化联建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和队伍建设;产业发展提速行动,着力人才引育、优势产业做强和新兴业态培育;共同富裕提质行动,重在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共富工坊和发挥共富市集效应;社会治理提效行动,聚焦基层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和党群力量集成;乡村风貌提级行动,致力于打造宜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和涵养文明乡风。五大行动的系统性规划,为片区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活动现场,片区12个村亮出了各自的专属名片:新星村定位“乡兴业旺·文旅新星”,安星村聚焦“安星稻鳗·农旅致富”,城北村深耕“百年汪菜·蔬香城北”,广福村打造“生态农旅·富美广福”,桃园村瞄准“产业融合·共富桃园”,郭店村规划“智农绿野·和美郭店”,红友村致力“红治友为·共享未来”,联群村突出“四季耕读·自然联群”,荆山村筹划“江畔荆山·绿色共富”,上林村建设“家美民富·人文上林”,海潮村发展“农旅共兴·青创海潮”,万新村追求“万象‘耕’新·共富共享”。随后,各村党组织书记上台领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书,扛起了产业兴村、融合发展的重担。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多元合作。活动见证了多项重要签约:主播达人晏娟与塔莎园艺签订达人合作协议,为拓宽农产品线上销路注入新活力;盐官日光域营地项目成功签约,为片区引入优质文旅项目;同时,塔莎园艺、桃米四季营地、海成温室设备等代表与片区四个村签订了村企合作协议,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产业集群。
此外,为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乡村魅力,“趣玩‘大桃园’‘盐’途皆风景”农文旅精品路线正式发布,该路线串联46个点位,推出10条精品线路和12个趣玩打卡点,涵盖特色化红色教育阵地、农旅类共富工坊、研学类教育展馆和标志性文旅景点等点位,让“大桃园”美景可寻、乐趣可及,活动期间还推出了互动打卡活动。
“大桃园”乡村组团片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现场成立,下设初心宣讲、兴村助跑、共富同行、和美善治、红心为民五支分队,覆盖理论宣讲、产业帮扶、共富实践、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关键领域。党员志愿服务“五优”计划发布,通过提优资源统筹、人才培养、供给模式、合力攻坚和经验推广五大举措,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系统化跃升,为片区发展提供持久服务动能。
智力支持同样关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大桃园”乡村组团片区产学研合作基地在现场揭牌成立,标志着区校协同育人和技术创新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现场,桃园村党委书记金正华分享了片区发展历程和经验感悟,并从人才共育、产业共兴、和美共建三个维度分享了更进一步的片区融合发展计划。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以盐官镇桃园村为核心的“大桃园”乡村组团片区,辐射周边2个镇11个村,通过拓展“培训+研学+文创+旅游”等业态,成功打造花卉、稻米、果蔬三大亿元产业,有效带动了片区内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壮大和村民就业增收,实现了从“一村奔富”到“抱团共富”的跨越式发展。该片区近期入选省级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八大模式”实践案例并获得推广。
接下来,盐官镇将持续深化“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以务实作风服务好发展、民生和群众,攥指成拳推动组团发展,让“大桃园”片区的共富之路日行渐宽,绘出美丽乡村的连片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