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厉 通讯员 殷雯趣
本报讯 日前,家住马桥街道新丰社区的朱亦诚完成了一项特别的公益行动——捐献40厘米长发,为因疾病失去头发的患儿送去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段跨越近半年的爱心之旅,始于她的母亲孙秋晓的一个简单念头。
去年冬天,孙秋晓看着女儿日渐长长的头发,萌生了一个想法:“头发剪掉可惜,能不能做点有意义的事?”她上网搜索后,发现国内有几家公益组织专门接受捐发,用于制作假发,帮助因化疗等原因失去头发的小患者。在与女儿商量后,孙秋晓联系到上海的一家公益团体排队预约捐发。
当时,朱亦诚的头发还未达到捐献要求的30厘米长度。母女俩决定:“等长到可以捐的长度,我们就剪!”于是,朱亦诚开始了一段蓄发等待的时光。平日里,她细心呵护自己的长发,孙秋晓则时不时测量发长,默默关注着排期通知。
今年4月,朱亦诚的头发终于长及腰间,超过捐献标准。理发店里,当剪刀落下时,朱亦诚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长发,虽然有些不舍,但想到这些头发将帮助其他小朋友,又觉得值得。“剪完头发后,她洗头时都感觉不习惯了,总说‘怎么这么短’。”孙秋晓笑着回忆道。
捐发的过程并不简单。公益组织每月仅开放100多个名额,孙秋晓提前报名排队,直到近期才轮到捐献。剪下的头发被精心包裹寄往上海,随后她们收到了一份电子捐赠证书。孙秋晓将证书打印出来珍藏,作为女儿又一次参与公益的见证。“证书虽轻,但意义很重。”她说。
据了解,此次捐发只是朱亦诚公益路上的一个缩影。此前,她曾跟随母亲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新春活动中负责制作爆米花,尽管起初手法生疏,甚至被热油烫到,但她乐在其中。孙秋晓坦言,女儿年纪尚小,对公益的理解或许还不深刻,但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慢慢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她以后还愿意捐发,我一定支持。”孙秋晓说。
▲朱亦诚捐发后的捐赠证书。
朱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