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维刚 章添 实习生 周依莎
通讯员 王语嫣
本报讯 夏季水果中,除了西瓜,葡萄一定是许多人的心头爱。而这些葡萄品种里,不少就出自我市。在许村镇杨渡村,驻扎着省农科院“葡萄天团”,成功选育出了一个个美味多汁的葡萄新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吴江作为一名育种专家,就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
近日上午8点,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省农科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5600平方米葡萄大棚像是桑拿房。正在大棚里工作的吴江满头是汗,顺着脖子往下淌。她叮嘱园子里的工人疏果时,一定要对剪刀消毒,尽可能将每串葡萄上的坏果剔除干净。
大棚里,一根根藤蔓上挂满了葡萄串,果实累累,而且品种极为丰富,紫的、黑的、红的、绿的、黄的、白的、蓝的,圆形、指形、瓶形、心脏形、倒卵圆形、柿子形的果子让人目不暇接。眼下,大多品种的葡萄都进入了成熟期,果粒饱满,晶莹剔透。
2008年,吴江入驻基地;2024年,在这里建起工作室。每年葡萄坐果后,进入了管护的关键期,她在基地要待上两三个月。17年下来,她先后自主育成了天工墨玉、早甜、玉手指等18个鲜食葡萄新品种,其中天工系列达16个。此外,她还选育出了星芒(红颜)无花果新品种1个。
“不仅要好种,还要好吃、好看,汁多易剥皮。”吴江介绍道,“我们一个一个推出新品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一般不超过1万亩,这样既能保证种植者的利益,市场上的品种也能更丰富。”
在吴江和团队选育出的诸多新品种中,最让她自豪的是天工墨玉。这是她花了10年心血育成的。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成为国内最早成熟的葡萄品种之一。
该品种的糖度最高达28,可以连皮食用。目前,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种植,其中在浙江推广面积近5000亩,平均亩产3600斤。今年,丁桥镇果农种植的天工墨玉,获得嘉兴市早熟葡萄擂台赛金奖。兰州一家农业公司引种的天工墨玉获得了第29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金奖。
“天工墨玉4月就上市了,价格也卖得比较好,每斤批发价10元以上,亩产值可达到三四万元。”吴江介绍道,“它的适应性特别强,南到海南,北到黑龙江、内蒙古,都可种植,明年还将在西藏进行种植。”
在果香飘溢的园子里,吴江还介绍了她2015年杂交选育出的中晚熟品种天工绿钻和极晚熟品种天工冠玉。作为后起之秀,无论品质、口感、抗逆性等,均已超越阳光玫瑰。
为了延长葡萄的贮运期,吴江和团队引进了供水瓶、开闭立式保鲜盒等新技术,可将刚采摘下来的葡萄冷藏4个月。“我们主打的这3个品种,能够替代巨峰和阳光玫瑰,希望能够帮助果农共富。”她说。
园子里的果香,也吸引来了一拨拨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吴江乐此不疲地向大家科普着葡萄的知识,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一粒种子。“这段时间孩子们放暑假,我们就组织孩子来家门口的基地里研学,这个活动已经延续了十多年了,吴老师总是很耐心地接待。”杨渡村党委委员汤晓梅感慨地说。
“浙江土地面积少,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种业上创新,一方面自己培育新品种,另一方面对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品种进行试验,选育出适合在浙江种植的,再推广出去,帮助果农增收致富。”吴江说。
吴江在葡萄大棚里。
“天工墨玉”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