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冬病夏治”正当时 翟珠妹非遗温针技法受热捧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a0006版:爱海宁·社区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杨馨蕾

盛夏时节,走进海宁市翟珠妹针灸推拿诊所,1000平方米的诊疗空间竟显得十分拥挤——候诊区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诊所的一项特色技法——温针技法。

相较于广为人知的针灸,“温针”这个名词对大众而言或许略显陌生。诊所创始人翟珠妹解释道:“其实传统意义上的‘针灸’本就包含针刺与艾灸两种技法,只是由于操作复杂,现代很多诊所都简化了流程,这才让大众产生了‘针灸’就是单纯‘针刺’的误解。”

温针疗法正是完整保留了这一古老技艺:在针刺得气后,将特制艾炷插在针柄上点燃,让温热之力通过针身直达体内。自2003年诊所创立以来,翟珠妹就始终坚持推广这项传统技法。

“比起单纯针刺,温针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对医师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在诊室中,翟珠妹一边施针一边介绍:“很多人误以为温针只能针对颈腰椎病或风湿,其实它的应用要广泛得多。”她如数家珍般列举:既能温通经络、驱散寒邪,又可消肿散结、调和气血,对肠胃疾病、妇科病症、呼吸道疾病乃至三叉神经痛等都有效果。

张女士(化名)就是典型案例。年近六旬的她长期饱受肠胃不适困扰,身形消瘦。“各种药物都试过了,就是不见效。”经翟珠妹辨证施治,发现她不仅是简单的胃寒,还伴有腰背冷痛。经过一个疗程的温针法,“现在胃口好了,体重都增加了。”张女士笑着说。

在翟珠妹看来,温针疗法讲究的是“治病求本”——比如有些耳鸣患者,根源往往在颈椎问题,必须找准病因才能治本。但她也强调,温针并非万能。高热等实热症状就不适用,而身体虚热则可以考虑。施治时更要精准把握穴位,不是简单地在每根针上都加艾炷。“这需要长期的临床积累。”说话间,她正娴熟地为一位患者调整艾炷的角度。

随着口碑传播,诊所年均接诊人数超3万人次。去年,“翟珠妹针灸”还成功入选海宁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眼下正值“冬病夏治”黄金时节,诊所迎来了接诊高峰,原定8点开诊,现在7点半就有患者排队了,每天要接诊150人次。

作为非遗传承人,翟珠妹深感责任重大。目前她带着6名徒弟,不仅在诊疗中现场教学,还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我们医护人员也常犯职业病。下班后大家就互相治疗,既是保健也是实践。”她笑着说,要让这项传统技艺继续造福更多人,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

翟珠妹为患者进行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