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孩子乐了 家长轻松了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a0005版:聚焦马桥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周厉

“生活在马桥的孩子太幸福了。”近日,在马桥街道新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活动室内,新场社区居委会委员张依向记者展示今年暑期社区承接的“一心多点幸福学堂”点位报名情况。

从7月中旬开始,马桥街道成校就在街道辖区内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开设免费的暑期特色课程,延续“一心多点幸福学堂”品牌打造。“我们的初衷就是提供更多优质均衡普惠的教育资源,为家长和孩子们谋福利。”马桥街道成校校长张辉表示。

幸福学堂开到家门口

家住马桥的居民都知道,暑期家门口的“一心多点幸福学堂”课程内容有多精彩。“孩子放暑假了,让他来这里接触一些不同的知识,也少了家里长辈带娃的烦恼。”在新场社区“一心多点幸福学堂”素描班外,学员虞梓轩的母亲告诉记者,暑假前,她就已经开始留意幸福学堂的报名信息。

经过商量,最终,虞梓轩选择了他最感兴趣的课程——素描和少儿主持。“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上一次课程结束后,他还主动将课堂上创作的素描作品带回家,向我们展示。”虞梓轩母亲笑着说道,作为家长,她对这样的公益课形式非常满意。

据悉,这个被马桥居民高度认可的公益课堂背后,是马桥街道成校(社区教育中心)汇聚各方资源的倾力协调。“早在2021年,我们就开始在暑期开办‘一心多点幸福学堂’。”张辉介绍,最初取名“一心多点”的寓意就是在于既展示了社区教育中心对于幸福学堂课程资源链接的主导作用,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一现有阵地空间,真正将优质课程送到孩子们的身边。

值得一提的是,“一心多点幸福学堂”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辖区居民的欢迎。“截至去年,我们累计开设了艺术类、生活类、体育类三大类近20个单项的课程,参与人数达到数千人次。”张辉透露。

今年暑假,马桥街道成校为孩子们带来了硬笔书法、素描、少儿舞蹈、少儿主持、古筝、尤克里里、匹克球等十余门课程。同时,这些课程由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领,确保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课程每年都有“新花样”

据了解,“一心多点幸福学堂”的课程设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优化、常办常新。张辉告诉记者,针对居民和孩子们反响热烈的课程,幸福学堂会适当保留,确保优质资源的延续性。同时,马桥成校每年还会积极引入全新的课程内容,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体验到不一样的精彩,保持新鲜感和学习热情。

今年夏天,全新开设的“科技小课堂”就成为孩子们争相报名的热门之选。在新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科技小课堂”内,充满了探索与创造的乐趣。孩子们不再是单纯地听讲,而是化身为“小小工程师”。

伯努利效应如何让飞机升空?吸尘器的负压是怎样产生的?虹吸现象在饮水机里如何应用?课程巧妙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纸板、小马达等物品,引导孩子们亲手制作简易的飞机模型、小型吸尘器、微型饮水机等。“原来家里用的东西是这样工作的,自己做出来太酷了。”一位正在调试自己制作的“吸尘器”的小朋友兴奋地分享道。

为了保障课堂效果和安全,新丰社区还特别招募了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全程辅助。“这门课程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报名通道开启不到半天就满员了。”新丰社区专职工作者姚秋燕透露,看到孩子们这么高的热情,社区积极和成校沟通后,决定适当扩大规模,最终从原计划的20人扩招至30人。

近日,悠扬的琴声从马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图书室内传出,这是今年“一心多点幸福学堂”新开设的古筝课。“今年看到成校提供的课程清单里有古筝,我们第一时间就认领了!”马桥村党委委员陈诗聪表示,认领这门课,一方面是捕捉到了居民对孩子接触传统乐器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充分体现了幸福学堂“普惠”的核心价值。“乐器学习往往费用不菲,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免费的、专业的古筝启蒙课,对很多家庭来说真是实实在在的福利。”陈诗聪说。

当下,“一心多点幸福学堂”正在悄然编织着一张覆盖马桥街道全域的社区教育网络。家住马桥的孩子们走出家门,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个熟悉而亲切的空间里,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课程,探索未知的领域,结交新的伙伴。这种公益性和便捷性,极大地降低了城乡居民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门槛,让“教育公平”和“文化惠民”变得触手可及,也为促进马桥街道城乡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