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玩得开心,学得起劲!暑托班花式带娃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第a0005版:教育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程石冰  通讯员 朱振飞 朱萍 沈关忠

蝉鸣声里,暑意正浓。这个夏天,海宁的暑托班不再只是“看护+作业”的传统模式,而是摇身变成了学生们探索、创造的“快乐星球”。从非遗传承到科技课程,各校暑托班纷纷亮出“新招式”,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既有趣又有料的缤纷暑假。

海宁市安澜学校:非遗传承,舌尖上的汪菜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味汪菜香·共育非遗情”盐官汪菜技艺传承活动在海宁市安澜学校的暑托班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由盐官镇城北村牵头,邀请非遗技艺师傅和志愿者走进校园,旨在弘扬地方传统美食文化,让青少年深度了解家乡非遗技艺,丰富暑期托管综合实践课程。

活动伊始,城北村工作人员借助精心制作的课件,带领学生们开启了盐官汪菜的历史溯源之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翔实的文字,将盐官汪菜两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娓娓道来。盐官汪菜因产地盐官镇城北村旧时为“汪里村”而得名,从最初对新鲜汪菜(本地冬菜和瘤疥菜)的严苛挑选,到晾晒时对阳光与时间的精准把控,再到独特腌制手法和封瓮过程,每一步都凝聚着先辈们的生活智慧。

除了讲述制作工艺,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汪菜在当地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列举了一系列由汪菜衍生出的特色美食,像汪菜烧肉、汪菜爆虾、汪菜烧饼等,这些美食不仅保留了汪菜的原始风味,更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承载着浓浓的家乡记忆。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现场还设置了互动有奖问答环节。“盐官汪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汪菜腌制的步骤有哪些?”一个个问题抛出,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学生们纷纷踊跃举手,抢答声此起彼伏。答对的学生收获了精美的小礼品,脸上洋溢着自豪。即便回答错误,大家也认真聆听正确答案,学习氛围浓厚。

活动中,非遗技艺师傅陈玉芳化身“美食老师”,为学生们带来盐官汪菜烧卖的深度讲解。盐官汪菜烧卖以腌制汪菜搭配鲜肉为馅料,皮薄馅大、汁多味美,是当地几代人的味觉记忆,其制作技艺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符号。

在陈玉芳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洗净双手,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烧卖制作中。

捏皮时,面粉在指尖揉搓,努力寻找合适的厚度与形状;捏褶时,手法生疏却充满干劲,一次次尝试让褶皱逐渐成形;放馅、收口时,小心翼翼又满怀期待,生怕馅料“跑”出来。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学生们乐在其中,还发挥创意,为烧卖设计出独特造型,有可爱的卡通形状,还有精致的花朵造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经过评选,活动最终产生了10位“非遗技艺小能手”。教师们分别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传统技艺的热爱。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传统美食制作的乐趣,深入了解家乡特色美食文化,在心中播下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安澜学校还将以暑托班为依托,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让更多年轻一代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老师讲述汪菜制作工艺。

安澜学校学生动手制作汪菜烧卖。

海宁市许村中学:科技探索,跨界学习新体验

8月8日,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海宁市许村中学为期四周的暑期托管服务圆满落下了帷幕。延续去年“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暑托理念,今年学校在课程设计上推陈出新,以文化类课程为根基,作业辅导为支撑,辅以美术、书法等素养课程,更以劳动教育、电子百拼、趣味编程三大特色课程为亮点,为学生们编织了一段兼具成长厚度与探索温度的暑期时光。

在众多课程中,劳动教育课别具一格。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的劳动实践基地,亲身体验除草、整理菜园等农事活动。在炎炎烈日下,学生们手持工具,认真地清理着杂草。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喜悦。通过这次除草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辨别杂草与农作物,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

更令人期待的是除草后的“甜蜜奖赏”。师生们一同摘下园里成熟的西瓜,切开时清脆的响声伴着欢呼,红瓤黑籽的甘甜在舌尖化开,“这是用汗水换来的甜!”八年级的学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劳作与收获的联结,让“珍惜”二字有了真切的注解。

科技类课程成为今年暑托的“人气王”。在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电子元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他们将各种电子元件进行拼接、组合,尝试制作出不同功能的电路。

从简单的门铃电路到复杂的音乐电路,学生们在不断尝试中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趣味编程课上,学生们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编程知识,从基础的代码语法到设计简单的游戏和动画,学生们一步步探索编程的奥秘。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代码编写属于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制作了具有互动功能的小游戏,有的则设计了精美的动画场景。趣味编程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书法课程则延续了学校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让学生们在笔墨香中涵养气质。课堂上,书法老师从握笔姿势、运笔技巧等基础教起,耐心纠正学生们的笔法。学生们凝神静气,在宣纸上一笔一画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从横平竖直的基本笔画到结构匀称的完整汉字,逐渐领悟书法的韵律与美感。稚嫩却认真的字迹里,藏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此外,文化类课程中的经典诵读、作业辅导时的耐心答疑、美术课上的创意涂鸦、体育课上挥汗如雨,都让暑托生活充实而多元。海宁市许村中学的暑托服务,正以课程为桥,让学生在劳作中悟成长,在科创中探未知,在笔墨中品文化,为这个夏天写下独特的成长注脚。

学生学习编程知识。

许村中学学生拼装电子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