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砚峰
“潮超”联赛战况激烈,全力拼搏的身影中,有两个来自盐官海神队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在球场上,他们身披4号与11号战袍驰骋赛场;在球场外,身为海宁的青训教练,他们把职业经验带回训练场,在竞技与育人之间架起独特桥梁。
今年34岁的陈益权,是海宁市紫微初级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同时也是该校青少年足球队的主教练。他与足球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3年前——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国家男足历史性闯入决赛圈,点燃了全民足球热情。就在那个夏天,他穿着山寨版巴西传奇9号球衣,踏上了足球逐梦路。学生时代时,作为校队成员,陈益权驰骋于各级赛场,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为日后执教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陈益权如愿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将满腔热爱转化为培育新苗的动力。执教生涯中,他带领球队先后获得嘉兴市足球锦标赛一等奖、海宁市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等荣誉。2016年赴法国进行的三个月足球进修是一次重要转折,他系统学习了国际前沿的足球理念与科学训练体系,把场景对抗、高速观察、动态决策等理念融入教学。
“现在的精力,主要聚焦在培养孩子做好人、踢好球上,点燃下一代的绿茵梦想。”陈益权表示,尽管过了那么多年,赛场上下的身份有所变化,但是他对足球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如今在“潮超”赛场,他习惯以教练视角观察阵型变化,在攻守间平衡赛场节奏。
今年40岁的杨捷是紫微小学的足球教练,同时也是一名潮城青训教练。他的足球情缘始于小学时父亲送的生日礼物——一个黑白相间的足球。每天放学后,他和小伙伴们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追逐较量,常常为了一次精彩射门欢呼雀跃,直到天色昏暗才被家长唤回家。
真正让他感受到足球魔力的,是大伯带他前往上海虹口足球场的经历。当置身于四万人的呐喊浪潮中,少年第一次理解足球承载的情感力量,这颗热爱足球的种子在此后的岁月里生根发芽,并在嘉兴市第十届全运会上结出硕果——作为海宁队主力,杨捷与队友经历高强度集训,最终在决赛中通过精妙配合攻入制胜球。捧起冠军奖杯时,汗水浸透的球衣见证了队伍的坚持。
作为一名基层青训教练,杨捷现在把重心放在指导孩子训练上,希望通过足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勇于拼搏、永不放弃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训练课上他反复强调细节:“接球前观察队友位置,丢球后立即反抢,这些习惯比技巧更重要。”在他看来,足球场上的守时自律与团队协作,正是孩子们成长中最珍贵的课程。而今,身披11号战袍,踏上“潮超”征途的杨捷,突破时仍带着当年夺冠的锐气。
当被问及双重身份的意义,陈益权望向场边训练的孩子们:“我们踢的是当下比赛,培育的是未来希望。”而杨捷则表示这是一种传承,每次看到孩子们为进球欢呼的模样,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
两位盐官足球人,用奔跑连接着足球赛场与青训基地,他们身体力行用跃动的足球传递出相同的信念:足球不仅是竞技较量,更是精神传承。接下来的潮超比赛盐官场,欢迎见证这两位教练球员如何用脚步丈量绿茵梦想。
陈益权。
杨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