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海宁日报

异乡打拼20年的她:“有能力了,能帮一个是一个”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0006版:聚焦海洲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杨平平 应妮杰 吴劼伦

上午10点,海洲街道长丰路170-5号的“暖心面馆”里,灶火正旺,热浪蒸腾。

玻璃门上,一张红底告示被阳光晒得发烫:“免费吃面——如果您在海宁没有收入,或者遇到困难了,您可以进店里来,告诉任何一个员工,就可以免费吃饱,不必客气!”

透过明净的玻璃,记者看到,老板娘汪明翠戴着围裙,在热气中快速穿梭。趁着客人还没到,她将灶台又擦了一遍,把灶台上的食材摆得整整齐齐。

“老板娘,来份豌豆牛杂面!”还不到11点,熟客们便陆续登门,大多人一进门就熟练地点单。汪明翠利落地应了一声,转身揭开热气腾腾的大锅盖,面条在翻滚的浓郁骨汤里舒展沉浮。不一会儿,一碗碗香气扑鼻的面就端到了客人面前。

煮面空档,记者走上前,和汪明翠聊了起来。

汪明翠生于1985年,是云南昭通人。2005年,她只身从家乡来到海宁闯荡。她曾在工厂里打拼,也曾在斜桥庆云开过超市,还在缔艺家做过家具销售……后来,她在这里成家定居。“在这里待着安心。”她望向门外来来去去的人,语气笃定,“环境好,治安稳,人踏实。”

2020年,她在江南世家小区旁盘下了一间小店,开起了面馆。

5年来,她用心经营、热情待客,靠着过硬的食材和地道的味道,把面馆经营得红红火火。周围的住户、邻居成了常客,连附近上班的人也常常光顾。“到我这儿来的基本都是熟面孔。他们爱吃什么口味,我都能记个八九不离十。”说这话时,汪明翠眼里满是笑意与自豪。

“你们门口的那个告示,是什么时间挂上去的?”“去年12月挂上的。”汪明翠手上动作未停,快速地调配酱料,“也就几个人来过,有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手机连着钱一起丢了;还有个看着像找工作的,蹲门口半天了……”她语速轻快,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家常。

当被问及初衷,汪明翠顿了顿,擦了擦手,“2005年我刚来海宁,在厂里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超市理货搬到肩膀肿,卖家具磨破嘴皮子……知道一个人在外多难。”长年漂泊异乡,她深知异乡独自打拼的孤独滋味,也因此更懂得感恩与回馈。说话间,她抬眼望向门口那颗包裹着“爱”字的红心标志,“有能力了,能帮一个是一个。真没什么特别的。”

11点半刚过,店门哗啦作响,采访被几次打断。“老板,老样子一碗杂酱面”“这里加个荷包蛋”“两份牛肉凉面带走”……客人络绎不绝,点单声此起彼伏。此时,汪明翠的厨房像个微型战场,她麻利地抓面入漏勺,在沸水中三沉三浮,沥水、入碗、浇汤、铺料,动作一气呵成。

“这里的面好吃,我经常来吃。”点了一碗面,坐下来的间隙,常客秦飞龙不停地夸赞,“而且老板娘很善良,没钱也可以来店里吃碗面。”

下午1点,人潮渐退。汪明翠终于有空坐下。阳光斜射在光洁的地砖上,几处顽固的油渍被她弯腰用力擦拭干净。“只要面馆开着,这个事情我就会一直做下去。”汪明翠看了看门外的爱心标志,“如果遇到难处了,欢迎来我们店吃碗面。”

汪明翠。

面馆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