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雨晨
本报讯 “有了这些消防应急水泵和取水口,心里踏实多了!”看着海王村张家浩组微型消防站旁新安装的消防应急水泵,网格员郑美娟不由感慨道。近段时间以来,许村镇农村水源消防取水口实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预计下周全部完工。
在海王村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调试7.5千瓦的消防应急水泵。“这台水泵功率大、启动快,一旦发生火灾,既能直接为消防车补水,也可通过水管连接喷射灭火,100米的射程,完全能应对小组内经营性自建房的灭火需求。”镇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陈海华介绍说,这类消防设施将重点部署在道路狭窄、水源丰富的区域,与现有微型消防站形成“1分钟响应、3分钟处置”的联动机制。
许村镇作为家纺服装产业的集聚地,现有32.8万人居住于此,经营性自建房达1.3万家。人口密度大、建筑布局密,部分村社道路狭窄且拓宽难度大,大型消防车通行受阻难以第一时间抵达火场,成为基层消防工作的“痛点”。
针对这一现状,许村镇将农村水源消防取水口实施项目纳入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经实地调研后决定“就地取材”的建设思路——利用辖区河道、水塘等天然水源,构建覆盖全域的应急供水网络。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建设20个消防应急水泵和200处取水口指示牌,通过系统化布局填补农村消防供水短板。
前期,许村镇消防救援队伍已对各村河道深度、水质、周边道路等进行排查,在符合取水条件的点位处,设立醒目的取水口指示牌及安装消防应急水泵,确保消防员到场后能快速定位水源。“把这些水源利用起来,能大大提升火灾扑救时的供水能力。”陈海华解释说,尤其在火势较大、燃烧面积广的情况下,天然水源可补充消防车水箱不足的短板,为持续灭火提供保障。
利用天然水资源建设取水设施,补齐消防供水短板,大大提高火灾扑救中的供水能力,进一步筑牢了农村消防安全屏障。下一步,许村镇将加强对消防应急水泵和取水口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关键时刻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还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施工人员正在调试消防应急水泵。
消防取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