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厉
近日,在市区海州路上的一家宠物医院,宠物医生的沈佳坤正仔细地为宠物们开展各类检查。数小时后,他换上球衣变身一名足球运动员,出现在“潮超”职工足球联赛的绿茵场上。从医院到足球场,一端是理性严谨的宠物医生,另一端是热血沸腾的足球老将,沈佳坤在两种极致状态间自然切换。
穿上白大褂
他是温暖的宠物医生
2006年,毕业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沈佳坤进入马桥兽医站工作,成了一名年轻的兽医。那时的他每日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乡间,背囊里装着疫苗、听诊器等。沈佳坤回忆道,自己主要的工作就是给农户饲养的动物打预防针、解剖病禽,同时还要配合防疫。
变化在2008年悄然降临。随着马桥街道逐步启动“两新”集聚搬迁,农户散养家禽的模式消失了。“养猪场拆了,养鸭塘填了,我们突然没了服务对象。”沈佳坤坦言,这迫使他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创业。他在市区挂出了当年还为数不多的“宠物医院”招牌,并且拿到了海宁市第二张动物诊疗许可证。
“刚开医院的时候,体温计、听诊器就是全部家当,连宠物药都很稀缺。”沈佳坤回忆道,转型的阵痛持续了三年,在此期间他还兼职动物检疫员,每晚奔波于我市的屠宰场。当医院渐渐步入正轨时,他才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新兴行业。
2010年,国家推行执业兽医师制度。沈佳坤在繁忙的医院运营中重拾书本,成为全国统考的首批执证者。接诊、手术、住院管理、线上回访……如今,他带着一个五人的小团队,每天工作超12小时。宠物医院已升级为设备完善的社区医院,配备X光机、血液分析仪等设备,甚至能处理乌龟、蜥蜴等异宠的病症。
“选择这行,骨子里得爱动物。”沈佳坤表示,这份爱常伴随着风险,他的手臂上至今留着宠物猫的抓痕。尽管每年接种狂犬疫苗,但沈佳坤深知抗体积累的代价。风险与责任之间,是专业者的清醒。
记者注意到,在沈佳坤的诊室墙上挂满了锦旗。“这些都是来我们医院就诊的宠物主人赠送的。”谈及自己的工作,沈佳坤十分淡然。他告诉记者,每个月二十余台手术,是日常的工作节奏。
但真正牵动心弦的,是那些命悬一线的时刻。他曾接诊过一只羊水破裂二十余个小时的难产母猫,剖腹产后同时挽回了母猫与幼崽的生命。“迎接新生命,是这份职业最温暖的馈赠。”沈佳坤分享道。
披上“战袍”
他变身热血的足球老将
夜幕降临,当白大褂换成球衣,沈佳坤便从理性的从医者变身为球场上的热血边锋。
“小学四年级初次接触足球,此后进入海宁市队磨砺。大学时,曾代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夺得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足球乙级联赛冠军。”沈佳坤细数这些年的踢球经历后感叹道,足球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是宠物医生这份职业之外的另一个精神支点。
眼下,已经年近四十的沈佳坤,仍保持每周两场球的节奏。到了绿茵场上,这位宠物医生变身球员,与二十岁的年轻人拼抢毫不逊色。“养生球也要认真踢。”他笑着说道,平时工作中必须理性克制,运动便成了治愈压力的良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资深球迷,沈佳坤对足球的喜爱还延伸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家中收藏了不少球衣、队旗、徽章等足球周边产品。今年的亚冠联赛,他与妻子还远赴国外现场观赛。在中超联赛北京国安对阵上海申花的看台上,他身着申花球衣为球队呐喊助威。“现场感受球迷的山呼海啸,是屏幕前永远替代不了的体验。”沈佳坤告诉记者。
7月,当“潮超”职工足球联赛战火燃起,马桥街道的召唤让沈佳坤重披家乡战袍。小组赛对阵硖石,他全神贯注拼抢的身影,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刚结束12小时工作的宠物医生。
“代表马桥,是责任也是荣幸。”沈佳坤直言,球场上的激烈碰撞与手术室里的精细操作形成奇妙呼应,两者都需要绝对的专注,只不过一个释放激情,一个凝结理性。
沈佳坤在“潮超”赛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