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推进按下加速键
日期:08-06
■记者 马银淇 通讯员 周森杰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第二批)并调整部分历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我市3个项目共获中央污染防治资金1.6亿元,其中我市鹃湖片区水生态修复工程获污染防治资金7500万元,为本批次获补金额最大项目。
我市鹃湖片区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位于硖石街道,东起环城东路,西至麻泾桥港,南至江南大道,北抵横塘河和长山河,水域总面积约1.4平方千米。水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包括沉水植物恢复、水生动物恢复和生境改善。具体来说,通过打造局部水下森林生境,提升水体景观,并通过沉水植物种植,结合食物链构建及完善等措施,逐步恢复河道水生态完整性。
项目实施后将提升区域水质,恢复河湖“水下森林”,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届时,水生植物茂盛生长,底栖生物自在游弋,形成“人水和谐”景观带,将为全省“美丽河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海宁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稳定,无废城市建设蹄疾步稳,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此次亿元级资金逐步落地,为海宁生态治理按下“加速键”。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分局将按照资金和项目管理相关要求,明确各项目资金使用细则、进度节点,确保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统筹推进水、大气、土壤、农村环境协同治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